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一曲曲扶贫歌奏响民族最强音,桂林龙胜赛侗歌过侗年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12月15日,广西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镇江口村举行“脱贫感党恩 奋进新起点——桂湘黔三省(区)侗族琵琶歌大赛”,来自柳州三江、湖南通道、贵州黎平等地共16支侗族琵琶歌合唱团欢聚在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镇江口村,以歌会友,欢度侗年。

15日上午,气温骤降依然挡不住群众的热情,江口村鼓楼下人来人往,身着盛装的人们陆续来到广场上。各地的歌手们穿着精致美观、独具特色的服装,他们手上的琵琶也非常“吸睛”,大家纷纷举起手里的相机、手机。

上午10时许,视听盛宴正式开始,各地歌舞团队纷纷登台亮相,用手里的琵琶弹奏出一首首动人歌曲,展现侗族传统文化。传承红色记忆的同时,一曲曲扶贫类歌曲也奏响了“脱贫感党恩  奋进新起点”的民族最强音。

据了解,侗年作为侗族传统节日,由来已久。时间在农历十一月初一,一般为冬至前后。侗年有三个重要意义,分别是:

首先是庆丰收,春种秋收,一年的耕作结束了,禾把下廊、粮食归仓、收成丰实、六畜兴旺、值得庆祝。

其次是祭祖先,不忘祖宗、纪念先人,是侗族人民的优良传统。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侗族人民懂得感恩,侗年到来之时,都要祭祀祖宗,感恩先人。而侗家杨姓家族祭祖最为典型,宋朝的杨家将,保家卫国,战功赫赫,杨家人引以为骄傲,从农历十一月初一到初八祭祀八天,分别祭祀杨家八员大将。祭祀过后还要以糍粑馈亲友,叫“吃杨粑”。

其三是吃鱼冻,糯食是侗族的传统主食,而稻田养鱼历来是侗族地区大糯种植的主要方式之一。秋收后,养成的稻田鱼,到冬至时节,把鱼捞来与豆腐加鱼香草煮酸汤,放置一夜,使其冻结,这就是鱼冻,是一道特别的美食,侗族人叫“吃冻”,也叫“吃冬”一一冬至侗年节吃冻(侗话称占冬)。

2018年5月31日,经自治区政府批准并修订的《龙胜各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将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一定为“侗年”,作为法定假日,当天全县放假一天。侗年的全县庆祝活动,在该县平等镇广南村成功举办了三届。 

此次是第一次在乐江镇江口村举办,乐江镇江口村侗族文化源远流长,繁荣兴盛。过去五年,该村61户235人摘掉贫困帽子,现在是组组通达水泥路、太阳能路灯照亮家门口;家家房屋整洁稳固,户户都有特色支柱产业;更有的开上了小轿车,钱袋子也鼓了起来。这些变化得益于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也是各族群众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成果体现。当天的侗年节,是为了庆丰收、祭先祖、纪念红军;也是为了感恩党,传颂党的千秋伟业,更是明确广大干群的志向:在新时代的进程中奋勇向前,不断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据了解,当天除了乐江镇举办了庆祝活动外,平等镇广南村等村寨作为分会场也举办了庆祝活动,通过召开“第二届龙胜民族村寨乡建侗年论坛”,共话“广南村古建筑与民俗文化保护”的热点和难点,分享设计和实践中的经验与思考,共谋“乡村振兴战略”的美好未来。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