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广西举行2020年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深度融合优秀课例展示观摩评选活动,本次活动覆盖高中、初中、小学3个学段,16个学科,共224节各市推荐的优秀课例参加现场赛课,全面展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此次,高中、初中、小学3个学段的比赛分别在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中部)五象校区、南宁市第三中学(初中部)五象校区和南宁市五象新区第一实验小学举行。上午10时许,来自北海市第七中学的李金弟老师,正在上一节高一生物课,当天她所上的内容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蛋白质》,李老师的PPT课件除了文字,还插入了图片和多个小视频。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蛋白质的变性,李老师课堂上还给每组学生发放盛放了鸡蛋清的试管,让学生分别加入75%的酒精、饱和硫酸铜、硫酸钠、硫酸铵等试剂进行试验,并让学生将实验结果拍照上传。
▲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拍照。
而在南宁市五象新区第一实验小学,南宁市滨湖路小学的孟莉莎老师,正通过“同步课堂1+1”形式,开展英语课堂教学。孟老师作为主讲老师,通过网络连线,在副教室老师的协助下,组织两个班的孩子通过屏幕共同学习。当练习口语时,不仅主教室的孩子上台互动,她还会与副教室的孩子互动交流。
▲主教室的师生与副教室师生互动。
梧州市第一实验小学的朱文锷老师,则将一堂小学信息技术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下课后纷纷表示,希望朱老师能继续给他们上课。朱老师的课,最特别的是开放了一个实时了解学生操作情况的软件。学生电脑上的每一次操作,朱老师都能实时掌握,并直接到操作有误的学生处进行指导。
▲朱文锷老师正在给学生上信息技术课。
据悉,此次活动由自治区教育厅主办,广西教育技术和信息化中心、广西教育研究院、南宁市教育局共同承办。今年,全区参加市级赛课活动课例3212节,现场观摩教师10100人,网络观摩教师10.76万人。此次的赛课活动为期3天,以“融合新技术 重构新课堂”为主题。由各市推荐的224名参赛老师,均是通过县级选拔、市级推优的方式层层遴选的各市学科第一名。为了让更多老师受益,此次活动全程对外开放网络直播,预计约10万余名教师参加网络观摩。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