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长的水泥小巷,苔绿斑斑的墙体,油漆斑驳的楼梯扶手,一首首上个世纪90年代的粤语歌声从远到近,隐隐传来……走进幽深又留着岁月痕迹的楼房,一股与繁华地带截然不同的“人间烟火”扑面而来。
近日,记者探访了位于南宁老城区唐山路28号的“鸳鸯楼”。这楼房不大,7层建筑,简朴装修,然而令人惊喜的是那些连接“鸳鸯楼”的错落有致的楼梯:两边是盘旋的阶梯,每座楼梯分两个方向连通两面的住户。交错纵横的阶梯和爬上楼梯外墙的青苔,满满构成了“鸳鸯楼”的沧桑历史感。
与外面的繁华喧嚣不同,这里俨然是一个幽静安逸的地方。泛黄的门窗,杂乱的家具,楼下停放着的单车和电驴,见到生人就狂吠的家犬……瞬间把人的记忆拉回过去。放学后萌语笑声回响在错落有致的楼梯里;送快递的三轮车在不成规矩的小道上轧来轧去,吆喊着取件人的名字;老人们簇拥在楼外巷子的小凳上,唠嗑家常,笑笑哈哈,露出慈祥。
在这里住了三十多年的王阿姨告诉记者,“鸳鸯楼”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南宁已经很少有这种楼喽”。因为它的独特存在,前来拍照取景的人络绎不绝。
80多岁的老奶奶一大早就出门买菜了,她调侃自己的腿脚不像年轻时那般利索,得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扶着楼梯扶手拾级而上。
白驹过隙,这里的每一层阶梯,每一处青苔,都沉淀了太多老南宁的岁月记忆,都有着属于它自己的独特味道。“鸳鸯楼”里,每一个物品都承载着各自的故事,每一处声音都诉说着家长里短,“鸳鸯楼”就是这样静静地留下了人们成长、变老的痕迹。
来源丨广西新闻网
值班编辑丨褚瑞懿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