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6日下午3时,南宁市朝阳广场人头攒动,在月琴、锣鼓、长笛等民族乐器的伴奏下,中华中路社区少数民族艺术团身着盛装的老人们轮番上台,表演壮族舞、新疆舞等节目。
每逢周六、周日下午3时至5时,中华中路社区少数民族艺术团都在朝阳广场进行公益表演。50多位团员主要是社区里的各族退休老人,其他社区的文艺爱好者也踊跃加入,有的“粉丝”甚至专程从五塘、七塘、那坡等市郊乡镇赶来捧场。
▲在中华中路社区,各族群众成为邻居。
今年75岁的瑶族老人黄凤英是艺术团创办人。身穿红旗袍、头戴红绒帽的她神采奕奕地说:“创办艺术团的初衷和演出灵感,都源自我们社区的生活,各族居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相亲相爱。”
中华中路社区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汇聚壮族、汉族、维吾尔族、回族等20个民族群众。由于紧邻南宁火车站,该社区也成为许多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落脚南宁的“第一站”。目前,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4000多人,约占社区人口总数的30%。
“通过完善社区服务,让各族群众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能融入,体现了我们这座城市的温度和气度。”社区党委书记谢华娟说,该社区以广西首个社区“民族之家”为中心,建立社区、生活小区、住户楼栋三级服务网络,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社区。为促进民族文化交融,社区先后组建了5支文艺队,并在各族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维吾尔族居民买吐送·吐送一家入住社区已有18年。在社区扶持下,他从摆路边摊起步创业,如今在火车站旁开设了一家新疆特产店及一家烧烤店。社区文体活动中几乎都能看到他乐呵呵的身影。他用普通话一字一句地对记者说:“住在这里好,这里的居民也很好,这里就像我们的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