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饼的生产过程必须要一气呵成,除了材料和匠心外,火候是最关键的一点。如果烤制到一半忽然停电,就没法再烤得香脆了。”说着担心的事儿,南宁横县百合镇正合食品厂的负责人谢兴满的脸上却没有担忧的神色,因为南方电网广西南宁供电局百合供电所营业服务一班班长欧声颂与他“心有灵犀”。
为满足横县芝麻饼生产的用电需求,2020年11月,欧声颂就开始向谢兴满了解该厂年末的用电需求,并派出专门的工作人员,每天一次到生产线上巡视设备、测温测流。
据了解,吃芝麻饼、送芝麻饼是当地的传统习俗,蕴含着“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美好寓意。随着元旦、春节等传统佳节的到来,正合食品厂安装了2条芝麻饼生产线,采用全电力化的机器进行生产,日产量能达到6万个。
▲供电服务人员向芝麻饼企业了解用电需求。杨程 摄
为此,百合供电所制定了专门的工作方案,除了日常的巡视外,还加强了对厂区外部线路的巡视,派出专人进行“一对一”服务,并提前了解停电计划。
欧声颂介绍,这种与生产企业的“心有灵犀”,离不开电力数据画像的功劳,“根据往年的用电数据预测,在12月至2月这三个月内,该厂的用电量将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今年考虑到芝麻饼的制作工艺,就提前做好了帮助企业安心生产的准备。”
由于准备得当,正合食品厂的用电量从11月份的5000度增加到12月的1万度时,没发生任何意外停电事件。“到1月底,该厂就会满负荷运转,用电量将会达到1.7万度,到2月份会达到最顶峰,突破3万度。”百合供电所负责人林岚说。
据了解,以往节庆时节,横县家家户户都在家里制作芝麻饼,有时烘烤一天也制作不好10个饼。“如今我们一条生产线上能同时生产1500个芝麻饼,批量化生产让越来越多的外地人也有机会吃上芝麻饼,爱上横县芝麻饼。”谈及芝麻饼的销量,谢兴满也十分自豪。
▲芝麻饼生产现场,百合供电所工作人员检查机器运行情况。杨程 摄
目前,百合镇已成为横县最大的芝麻饼生产基地,芝麻饼厂和作坊超过20个。横县芝麻饼已经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制作模式也日渐精细,对电力的稳定和质量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下一步,百合供电所将制定专门的服务台账,组织工作人员主动对辖区内的各类工业类用户开展“一对一”服务,全力保障客户的设备和用电安全。”百合供电所分管营销的负责人何琼说。(周瑶、方言、敬敏)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