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再访“奇迹女婴”丹露:十年前死里逃生,在爱的沐浴中健康成长|追访热点新闻当事人④

阅读数:5307 发布时间: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在她的身上,凝聚着无数南国早报读者、网友的汹涌爱心

南国早报特别策划·回访热点新闻当事人

①退伍战士还来南宁看望“红嫂”

②再访“两个人的学校”

一位通讯员的南国早报情缘

④再访“奇迹女婴”丹露

⑤上林小伙“献血续命”的爱情

⑥一封寄错的感谢信引出感人故事

⑦英雄已故,但他二十年前的救火事迹仍在流传

⑧女教师智救43名学生,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⑨昔日羊倌转行做建筑工人

24年前获救的被拐兄弟已阴阳两隔

=====================================================================================================

丹露,一个带着先天性恶性肿瘤出生的女婴,因为阴差阳错,她差点被活埋,又奇迹般地死里逃生,如今已经健康成长到10岁。在她的身上,凝聚着无数南国早报读者、网友的汹涌爱心,也印证着南国早报巨大的影响力。

▲丹露(左)和大姐相亲相爱。 家属供图

肿瘤女婴刚出生险被活埋

2010年4月2日,一个颈部带着先天性神经母细胞瘤的女婴,降生在南丹县人民医院。其父母以为女婴已经咽气,把她放在蛇皮袋里,交给一名老妇人,让老妇人雇人拿到山上去埋。两名民工在山上挖了坑,却发现女婴还有气息,不忍下手。因无法再找到雇他们的老妇人,其中一名叫韦忠光的民工只好将女婴抱回家抚养,取名丹露。

当时,韦忠光夫妇已有3个亲生的儿女,分别已15岁、10岁、8岁。3个孩子都在上学,家庭生活拮据,周围不少人都笑韦忠光夫妇傻——“自己都有3个小孩了,还捡个有病的小孩来养”。

因脖子上的肿瘤压迫气管,丹露生命垂危。2010年12月12日,韦忠光夫妇把丹露送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后因无钱交住院押金,丹露滞留在急诊科抢救室,靠吸氧输液保守治疗。

2010年12月15日,南国早报独家对丹露的遭遇进行了报道,见报当天,爱心人士纷纷拥到医院急诊科捐款。据统计,爱心人士为丹露共捐款20多万元。

2010年12月20日,丹露接受了肿瘤剥离手术。为丹露主刀的是时任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主任的杨体泉教授,他花了3个小时,才把比成年男人拳头还大的恶性肿瘤,从丹露颈部交感神经部位剥离并切除。

爱让她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术后,丹露多次病危,被送进ICU,直到2011年2月才脱离生命危险。这时,医疗费已花去近20万元。

当时,丹露还没有上户口,没有参保新农合,所有费用都是自付。丹露术后身体非常孱弱,曾8次因肺炎住院,耗去医疗费4万多元。善款用完后,韦忠光夫妇经常借债给丹露治病。

2012年下半年,南丹县民政局通过公安局为丹露上了集体户口,每个月给丹露发放孤儿生活保障金,持续至今。随着物价的上涨,丹露的孤儿生活保障金也从300元、600元、1000元,一直到如今的1200元。由于南丹县没有福利院,南丹县民政局所供养的孤儿均寄养到家庭,丹露被寄养在韦忠光家庭。该局还给丹露报销了两次因肺炎住院的新农合自付部分。每年春节前夕,该局的工作人员都会前往丹露家慰问。

由于经济原因,术后10年来,丹露未接受过化疗、放疗,没有肿瘤复发的迹象。当年为丹露主刀的杨体泉教授,如今已离开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转到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工作。杨教授得知丹露的近况,感叹:“丹露能存活到现在,已是一个奇迹。”

再写一首“幸运+幸福”的诗

那些年,韦忠光一家生活非常困难,自己亲生的孩子过年想要双新鞋,他们都舍不得买,但对丹露却特别的慷慨——丹露小时不懂事,经常闹着要买零食、饮料,他们都是有求必应。

这么多年过去了,丹露和养父母的生活如何了?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韦忠光夫妇一家生活的很幸福。3个亲生孩子中,老大已经大学毕业成家,老二、老三也都在读大学。今年年初,夫妇俩在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苏镇乡下的老家动工建新房,已建起一层。

而丹露,2017年9月,到南丹县城关镇山口小学读一年级。后来,韦忠光的妻子和大女儿到河池市金城江区创科非金属粉体有限公司打工。2019年9月,丹露也跟着转学到了金城江区红军小学,如今已上五年级。

目前,丹露身高140厘米,体重23千克,跟同龄孩子相比中等身高,偏瘦。丹露现跟大姐住在大姐所在公司的宿舍,每天由大姐骑电动车接送上学。丹露成绩不错,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她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都在90分以上。丹露的性格很开朗,跟同学们相处融洽,今年9月初,她还参加了一个星期的校外拓展活动,回来后说“非常喜欢,以后还想去”。

↓↓↓今年10岁的丹露,向南国早报及所有帮助过她的人表示感谢


当年,无数的读者一呼百应,都在帮助丹露。当热点消散,喧嚣归于平静,仍有人在坚持。南宁市民黄女士从看到本报第一篇有关丹露的报道起,就多次去医院看望丹露。从那时候起,她每个月发工资后的第二天,都会给丹露500元生活费,并一直坚持至今。黄女士说:“我会一直帮助丹露,直到她18岁。”

来不及被赐予美丽的名字

来不及感受妈妈怀抱的温暖

我就被遗弃在墓穴旁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可曾听到我凄凉的哭声

我好想在你们身边多待几天

以学会怎样喊“救命”

……

——这首悲情小诗,是网友2010年为丹露写的,曾经戳痛了无数南国早报读者和网友的心。如今,该为丹露再写一首迥然不同的诗了。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