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晚,河池市宜州区怀远中学、洛西中学等7所学校相继有学生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经送医诊断,截至22日下午6时,共有85名学生留院观察治疗,病情轻微,无重症病例。22日晚,当地县委宣传部门通报称,初步判断为疑似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多名学生上吐下泻 家属连夜送诊
1月21日傍晚,河池市宜州区怀远中学有多个家长反映,学生在校吃饭后,不同程度出现上吐下泻的情况。
▲微信聊天截图
“我的孩子症状是肚子痛,一直想吐,但又吐不出来。”怀远中学一学生家长介绍,他的孩子上学时选择在学校食堂就餐,1月21日中午,吃饭后因出现腹痛症状不得不请假外出。
21日晚,他接孩子到怀远卫生院就诊时看到,卫生院已有不少该校学生在就诊,“我看见最多的时候,至少有100个,排队排满了,严重的还转院到宜州区进行治疗。”
该家长表示,一些症状较轻的患者包括他的孩子,当晚到卫生院抓药后便返回学校,但有不少学生仍需住院治疗。
视频显示,学生患者有的在独立病房治疗,有的拄着点滴输液,有的则躺在卫生院走廊的病床上。
涉及7所学校 共85人留院治疗
一些家长怀疑,学生集体发生上吐下泻,与学生在学校食堂用餐有关。
1月22日晚上9时10分,河池市宜州区委宣传部对此进行通报:
1月21日18:00至22日18:00,宜州区怀远中学、洛西中学等7所学校相继出现学生腹痛、呕吐等症状,经送医诊断,共有85名学生留院观察治疗,病情轻微,无重症病例。
病情发生后,宜州区委、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由卫健、疾控、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的应急处置工作组,赶赴相关学校开展调查处置工作。目前,学生治疗、事件调查处置等相关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
初判为食源性疾病爆发
当地通报称,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综合分析,样品正在检测中,初步判断为疑似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据了解,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