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过后,又到了返回工作岗位的时候。今年不少人就地过年,因此假期综合征比往年普遍减少,积极迎接新一年工作,一上班就进入工作状态。但也有对上班持恐惧感的小部分人。比如在南宁某企业上班的小梁,一想到要上班就非常沮丧,哭泣、呕吐、头痛欲裂,非要父母帮她请假。医生表示,长痛不如短痛,请假是下策,积极调整更快融入。
就地过年,更好更快融入工作
父母在江西的赖先生响应号召,今年春节在南宁就地过年。初七是春节后第一天上班时间,他精神抖擞一头就扎进了工作里。“如果是往年,每年的初七上班对于我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不想离开父母,跟亲朋好友还没玩够,一般都是大年初六才匆匆忙忙、依依不舍离开江西赶回南宁,初七上班基本不在状态,一点工作的想法都没有。”赖先生介绍说,由于今年就地过年,走亲访友较少,基本都是一家三口随意走走,以在家休息为主,反而不觉得劳累辛苦,心情也没那么浮躁,自然而然就进入了工作状态,感觉挺不错的。
据记者了解,相当部分市民由于就地过年,少了舟车劳顿、走亲访友、喝酒应酬,虽然不得回家陪父母很遗憾,但普遍反映还不错,整个人没有疲劳的感觉,正好是休息的好机会,养精蓄锐迎接新的一年工作。
一杯咖啡,聊聊趣事消除上班恐惧
经过连续几天的吃喝玩乐,好多人到了上班第一天还有些不适应,一些上班一族还出现了焦虑、郁闷、烦躁等情绪,甚至对上班怀有恐惧的心理。由于在长假里对自己的休假没有什么计划,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生物钟已经打乱了。到了上班的时候,生物钟调节不过来,松弛下来的弦一时适应不了紧张繁忙的工作状态,因而对上班产生了恐惧心理。
南宁某企业上班的小梁,家在桂平,除夕夜就回家过年,到初五晚,小梁的父亲就提醒她初六要回南宁上班了。小梁听后非常不高兴,原本高高兴兴的她突然就哭丧着脸,小声哭泣,继而开始呕吐,说胃很难受。直到初六,她还是说自己哪里都不舒服,非要父母帮她请假。
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心理健康科主任蒋春雷表示,假期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日子固然诱人,跟工作日时的忙碌疲劳形成鲜明对比,此时出现一些紧张、焦虑、倦乏的情绪再正常不过,当体验到这些不适的感觉时,先尝试着接纳它们,将其看成一个自然现象,不必过多关注。同时还可以在工作中忙里偷闲,如工作一小时后起身远眺,喝一杯咖啡或茶水,与同事聊聊过年时的家中趣事,共同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围。
堆积了一周的工作难免有些摸不着头绪,此时可以尝试先做一个深呼吸,把每项工作都做一个重要级别和紧急程度的分类标识,优先处理重要的、较为紧急的工作,然后再处理一般工作,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同时也有利于集中注意力。
▲到户外走走更能放松身心,从容应对节后综合征
适度运动,缓解疲劳和紧张情绪
“每逢佳节胖三斤”,春节期间人们往往会在饮食上过多摄入,从而导致身体变得沉重,精力也不如节前旺盛。“一想到要上班了,而自己却变胖了很不想面对同事,不用上班多好。”到南宁工作两年的小艳对自己发胖的身材很是苦恼。蒋春雷建议,如果能够适度增加运动量,下班后做一些简单的慢跑、跳绳、健身操等运动,有助于增强消化系统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同时也可以在运动过程中缓解疲劳和紧张的情绪,好处多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精神(心理)临床·康复中心副主任黄玲指出,市民出现的这些节后上班综合征是比较普遍的,因此可以把自己上班后的这种不适应、低效率状态和焦虑、郁闷、烦躁等情绪与好同事好朋友说出来,吸取大家积极的做法,努力去改善自己的不良情绪,在工作氛围中去适应上班,并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同时,听听音乐、放松阅读一本书,多运动锻炼,收拾整理下办公室和房子,也可让心平静下来,对调整节后的上班焦虑、烦躁情绪有帮助。锻炼方面,可多做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运动,如步行、慢跑、做体操、伸展、练瑜伽等。对那些感觉节后身心特别疲惫、失眼多梦睡眠不好的,还可在睡前用热水泡泡脚。睡前用热水泡脚按摩足底脚趾,不仅对疏通经络、调整脏腑、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起作用,还助缓解疲劳,促进睡眠。
专家们表示,如果一段时间后自身心理不适仍无法自我调节,并且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就需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市民可以通过拨打心理援助热线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当然,也可以直接到专科医院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