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阮萃
2月26日元宵节过后,意味着牛年春节完全结束。今年,在就地过年的倡议中,快递行业响应了春节不打烊的号召。就地过年、互寄年货成为今年春节的一大特色,今年春节快递行业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快递小哥准备去送包裹。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阮萃摄
春节包裹投递创同期新高,柑橘出口比较多
记者从自治区邮政管理局获悉,2月11日~16日(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区快递包裹揽收和投递累计达913.05万件。其中揽件280.61万件、投递632.44万件,揽投最高峰值出现在2月16日。2020年春节7天假期揽投量66.42万件及193.59万件。今年春节假期全区快递揽收量同比上涨322.48%,投递量上涨226.7%。
在进出的包裹中,广西出去的快件中以柑橘类水果、粉面类副食产品居多,进来的快件种类以食品、服装鞋帽、生活日用品等为主。
此前,国家邮政局邮政业安全中心主任王丰曾表示,春节快递包裹承载的品类大多是食品、农特产品和亲人朋友之间互寄的礼物,这直接反映了线上消费的蓬勃活力。
加收“资源调节费”引市民不满
春节期间,崇左的陈先生在寄递包裹时,被快递员要求加收10元的资源调节费。他对此表示不满,而且也从未听说有资源调节费。而也有人认为,春节期间,洗车、理发等服务行业出现涨价,快递小哥在春节期间值班,寄递费增加也是正常。
记者了解到,资源调节费早在10年前就已经出现。南宁一家快递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春节期间,只是部分网点值班,运力等资源有限,公司需额外投入资源来保障快件时效及服务品质,所以会加收资源调节费。
在春节期间,部分快递公司在网上公布通知称,为补贴值班人员留守岗位,会增加2~10元不等的寄递费用。对此,自治区邮政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快递行业目前未实行政府指导价,这个主要以市场调节为主。
工作人员表示,如果企业并未发布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七十四条,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未按照规定向用户明示其业务资费标准,或者有其他价格违法行为的,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规定处罚。
记者了解到,2月18日后,快递行业已恢复日常的收费模式。
我区未发现违法寄递冷光烟花
春节期间,不少地方违法违规生产运输销售冷光烟花、网络平台大量销售“钢丝棉烟花”。国家邮政局发出了紧急通知,各寄递企业要禁止寄递。
邮管部门表示,该局于2月18日下发通知,要求全区邮政管理部门、各寄递企业将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落细落到位,冷光烟花和“钢丝棉烟花”堵截在寄递渠道之外。因各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电商平台均已下架相关产品,邮管部门在实际检查中,暂未发现我区寄递企业违法寄递冷光烟花和“钢丝棉烟花”。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唐爱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