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陆旺
2月26日,藤县一位母亲向南国早报客户端反映,前不久,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她四岁多的女儿使用她手机,进入微信小程序页面,花648元给一款麻将游戏充值,换了1296万枚游戏币。女孩母亲事后多次联系游戏平台,希望对方退回这笔钱,但遭到拒绝。
家长:幼儿玩母亲手机,花648元购买游戏币
王女士家住梧州藤县,家里有个四岁多的女儿。前不久,她查看手机短信,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扣除了648元钱。她向银行核实获悉,是有人使用她微信绑定的银行卡,给一款叫微乐广西麻将的游戏充值。
▲账单显示王女士的微信在该游戏平台消费了648元。
▲王女士的游戏账号里购买了大量游戏币。
王女士在自己微信的小程序里找到了这款游戏,但她是从未玩过的。据了解,扣掉的648元,是她女儿进游戏后通过微信支付购买游戏币产生的花费。游戏平台显示,游戏中的ID是登录后自动生成的,该ID里有有1296万枚游戏币,但却从未玩过一局游戏,也没有花出过一枚游戏币。
▲该游戏账号没有进行过游戏。
“因为我的手机解锁密码和微信支付密码是一样的,所以我怀疑我平时支付时女儿偷看过,记住了我的微信支付密码。”2月26日,王女士对记者说。
平台:微信账号为成年人实名认证,不退款
发现被扣款后,王女士和家人多次联系游戏平台,希望对方能退回这笔钱,理由是小孩还小、充值时家长不在身边、购买的游戏币至今未使用等。
2月26日晚,客服通过平台回应:微乐广西麻将游戏不对未成年开放,微信有成长守护系统,如果是未成年人操作,是无法体验游戏,也无法进行充值的,成年人实名认证的微信账号授权登录游戏,无其他相反证据,视为本人体验游戏,账号正常充值,正常参与游戏对局,很抱歉无法退款。
▲王女士与平台客服的对话记录。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致电客服了解核实,客服表示,如家长坚持申请退款,可再次通过发送邮件到企业邮箱,并提供相关信息、游戏ID、支付成功截图及退款说明,让专员进行二次确认审核。
目前,王女士已经多次发送有关内容至该企业邮箱,至今仍未收到退款。
律师:家长如何证明系儿童操作是关键
南国早报南国法援律师陈青青表示,8周岁以下的小孩,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其游戏充值的行为,不管金额多大,一般直接认定无效,可以主张返还。但在实践中操作起来,并不容易,比如,如何证明系小孩充值这一问题。
叶霖律师表示,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关键是举证环节。比如注册账号的信息是孩子个人信息,而并非家长信息;又或者购买游戏币时有录像证明是孩子自己操作的购买行为。建议家长与游戏平台多次协商,如果无法举证,对方又不同意协商的情况下,很可能由家长自行承担责任,毕竟家长有监护责任。
陈青青律师建议,尽量不要让小孩知道自己的支付密码,可以考虑适时更换密码。对自己绑定的银行卡或零钱,不留大额金钱,并随时注意金额变动情况。最好是在家长监管下,让小孩有节制地接触游戏。与小孩多做沟通交流,引导小孩不要沉溺于游戏。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腾讯“成长守护平台”对孩子的游戏时间和游戏消费进行主动管理,除了可以设置单笔、累计消费金额之外,还可以通过“一键禁充”禁止所有游戏内消费。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陈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