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北海启动“护鲸行动”!一名快艇艇主被刑拘,数十名游客被警示教育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彭庆

近年来,随着涠洲岛布氏鲸成为“网红”,众多游客慕名前往海岛观鲸,甚至乘快艇追逐鲸群,由此带来诸多安全隐患,也对鲸群生活造成影响。南国早报记者获悉,今年3月起,北海多方联合启动“护鲸行动”,展开为期45天的打击船艇非法载客现象,整治无序观鲸行为。截至3月17日,已有一名艇主被刑拘,数十名游客被警示教育。

1.布氏鲸引众多游客追捧

涠洲岛布氏鲸,为迄今为止中国内地发现的首例近海岸分布的大型鲸类生活群体。据南国早报此前报道,鲸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顶级捕食者,也是海洋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指示物种。鲸群生活在涠洲岛附近海域,说明涠洲岛海域生态系统比较健康,食物丰富,适合鲸类生存。

鲸出现频次高、数量多,多次引起国内外媒体关注。在涠洲岛附近海域频繁活动的鲸成为了“网红”,也吸引了众多游客追捧。

据相关部门透露,今年春节假期,每天出海观鲸人数较此前大幅增加。即便假期之后,仍有不少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至,只为一睹布氏鲸风采。

北海警方介绍,很多游客乘游艇、快艇、渔船甚至摩托艇出海观鲸,不仅自身安全存在隐患,也给鲸群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涠洲岛旅游区管委会为此联合当地公安、海事等多部门,对重点海域进行布控和盯防,严厉打击非法观鲸行为。此外,当地同步展开海上执法行动,集中打击船艇非法载客经营,整治无序的观鲸活动。

▲警方通过无人机侦查海面情。

2.非法观鲸催生灰色利益链

“前方快艇请停下,依法接受检查!”今年3月1日下午,涠洲公安分局在斜阳岛附近海域进行联合巡查时,发现一艘搭载了十多人的快艇,正围着一条布氏鲸转圈。

经检查,民警发现快艇艇主蒲某为无证驾驶,非法搭载了18名游客到斜阳岛上观鲸、钓鱼。民警随即将艇主蒲某和艇上的游客传唤至涠洲派出所调查。因未取得驾驶证驾驶机动船舶,蒲某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并处罚款,涉案快艇被依法扣押,18名观鲸游客被警示教育。

▲警方查获非法观鲸快艇。黎力彬摄

3月6日,联合巡查组又在斜阳岛附近海域发现一艘载有12名游客的快艇。后经调查,艇主刘某属于无证经营。因涉嫌非法经营罪,刘某被警方刑事拘留,12名游客被警示教育。

记者了解到,当天,刘某以120~150元/人的价格招揽了12名游客出海观鲸,并承诺:“如果看不到鲸鱼会退回全部费用。”

刘某供述称,为招揽客源,他分别和岛上的摩托艇教练、观光车司机以及民宿老板打了招呼,让对方向游客推销观鲸项目。

一名知情人告诉记者,通常而言,快艇艇主会将观鲸的底价告诉中介人士,而中介会加价100元左右卖给游客。出海一趟下来,艇主仍能有上千元收益。

3.多部门立体打击非法观鲸

为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涠洲岛旅游区管委会联合北海公安、海事、渔政等多部门启动护鲸行动,于3月起开展为期45天的船艇非法载客经营集中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并开展海上巡查、岸上打击、船舶登记以及宣传教育等工作。

据悉,护鲸行动采取海陆空相结合的立体化打击模式,其中海上巡查组开展海上巡逻联合执法,发现非法观鲸、快艇非法载客违法犯罪活动立即采取强制措施截停检查抓扣;岸上打击组对本辖区的“三无”快艇(即无船名船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快艇进行核查、登记、编号、标识和拍照,对已登记在册的快艇进行甄别核查;同时在涠洲岛船艇易停靠上下客处设立值守点,挂牌警示,安排人员白天全时值守,及时发现并制止快艇非法载客行为。

▲鲸在涠洲岛附近海域进食。 陈默摄

4.非法观鲸的游客明显减少

据北海警方介绍,截至3月17日,当地共出动警力104人次,开展联合执法18次,共查扣非法观鲸游艇2艘,非法电鱼渔船1艘,行政拘留艇主1人,刑事拘留艇主1人。另外约谈了18名艇主,数十名游客被警示教育。

警方表示,自护鲸行动开展以来,前往涠洲岛海域非法观鲸的快艇和游客已明显减少,整治行动成效显著。

记者注意到,被警示教育的游客不少来自新疆、广东等地。在面对民警询问时,这些游客表示只是去看看鲸,以为不会造成影响,更不知道这一举动属于非法。

对此,有业内人士建议,除了要严厉打击追逐鲸群的行为外,还应以科学传播方式让人们知道,什么样的方式才既有利于了解和保护动物,才能保持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

业内人士建议,相关部门和科研工作者可就涠洲岛海域鲸群的物种情况、生活习性和海洋环境状况,适时出台符合规范和当地实情的观鲸手册,呼吁、引导旅游者遵守实施。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莫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