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超五成未成年人为游戏充值,近九成家长无法拿回钱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赵劲松

近期,未成年人在电商、游戏平台购买账号和大额消费引发关注,南国早报发起的问卷调查显示,九成未成年人玩过网络游戏,其中超五成会在游戏中充值,近九成家长因各种因素无法拿回充值款项。

“孩子利用上网课的机会学会了手机游戏,还偷偷充值。”南宁市民张先生说,去年受疫情影响,他11岁的孩子在家上网课,没多久学会了玩手机游戏。开学后,他跟其他家长交流得知,孩子班上有不少同学都在玩同款游戏。“他们互相攀比排名、装备、级别,不充值,很难玩下去。”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0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显示,未成年人网游充值、打赏退款难成为维权热点之一,尤其在学生上网课期间,未成年人过度虚拟消费案件爆发式增长,但家长拿回钱却成了难题。

3月22日,针对未成年人游戏充值问题,南国早报发起了一次问卷调查,共有1000人参与。调查结果显示,在玩游戏的未成年人中,3~8岁的孩子比例为41%,8~16岁的孩子为59%。其中,60%的孩子偶尔玩游戏,且有时间限制,但有29%的孩子沉迷游戏,家长难以控制,仅有11%的孩子从来不玩游戏。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青少年网络游戏用户规模已经超过2亿,占青少年网民的66.5%。青少年首次接触网络游戏的年龄日趋低龄化,6~14岁是青少年接触网络游戏的主要时期。在10岁以下的群体中,接近两成的孩子不到5岁就开始接触网游。2019年发布的《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专题报告》显示,未成年人上网主要以娱乐、社交为主,其中玩网络游戏的占比达到81.06%。

买点卡、买装备、买皮肤……为了“升级打怪”,充值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本报的问卷调查中,51%的人曾给游戏账号充过值,其中16%的人进行过大额充值。

市民魏先生告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他会给儿子玩“消消乐”等益智类的小游戏,实在不能过关时会主动花钱购买道具,但花费不会超过10元。

对于未成年人的充值,不少家长受访时均表示,“根本不知道孩子为游戏充过值”。在调查中,66%的家长称孩子充值后,他们希望能拿回钱,但不知道如何下手;有22%的家长遭遇过退款难,一分钱都没拿回来;7%的家长表示经过协商,能退回一部分;只有5%的家长比较幸运,能拿到全额退款。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刘冬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