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声楼又名云裳楼,为砖木结构,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共有4层,内设木梯可通上下。楼顶两个大字“娱楼”是覃震声的手书。
在震声楼周边,仍保存不少泥瓦房。两者对比之下,欧式风格的震声楼显得别具一格。不少参观者都留下这样的疑问:“是什么让覃震声走上革命道路?”
答案就在震声楼里。“早在1939年,地下党员覃注礼等人就在震声楼开展革命宣传活动了。”卢子成说。
▲震声楼已成为玉林市开展党性教育重要阵地。图为兴业县小学生在震声楼参观。黎贞如摄
覃震声是当时兴业有名的才子,曾求学于康有为,深造书法,先后担任过广东陆军第二军军长秘书、广东潮梅筹饷总局专员、广西天峨县县长、广西第七军李明瑞部军法长、广西财政厅专员等职务,在当地颇有名望。
1939年春,覃注礼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联合兴业县参议会副议长民主人士覃震声,成立粤桂边区抗敌后援会办事处。覃注礼任主任、覃震声为主任委员。后援会在城隍化龙寺、同仁当铺,举办青年和妇女训练班,组织他们学文化,通过山歌比赛、话剧演出等活动,宣传抗日救国,深受群众欢迎。
是年8月,兴业县战时工作团成立,覃震声担任副团长,主持抗日救亡工作。在覃震声的影响带动下,战工团成员迅速由原来12人增加到28人。战工团成员演出抗日剧目,出版墙报、漫画,张贴标语,分发传单,还利用圩日宣传演讲,动员募捐抗日。
1939年冬,日军终于撤出南宁。覃震声亲自率领慰问团远赴南宁对当地军民进行慰问。
正是这样的情怀,让时年57岁的覃震声公开宣布抗日,坚决同起义队伍站在一起,并无私地献出全部家财,让起义军将司令部设在自家。
桂东南抗日武装游击区办事处成立正值内忧外患之际,内有国民党防范,外有日本殖民侵略。游击办事处领导人借着覃震声的家里日常往来人多不轻易被发现的有利条件,晚上在楼里秘密开展革命工作,白天组织力量深入附近的龙村、榜山等村,以演讲、山歌、话剧等形式发动群众,宣传抗战,把抗日救亡运动搞得有声有色,并先后成立了“同心会”“兄弟会”等一些民间组织,充实抗日武装力量,群众的抗日呼声一路高涨。
在筹划起义期间,地下党领导人相继集中到震声楼开会并留宿。为了支持兴业抗日武装起义工作,覃震声不仅投入自己的财力物力,还向亲朋好友“化缘”,筹集许多财物来支持革命。“当时,覃震声儿媳待产,他把亲家送来的鸡,都用来招待参加起义的领导了。”
在起义队伍遭国民党部队疯狂反扑时,由于天气恶劣,缺弹缺粮,部队受敌人前后夹击,覃震声途中几次跌入壕沟,靠同志们扔下藤条将他拉上来。同志们看见覃震声屡屡受伤,行动不便,便劝他利用社会关系就地隐姓埋名潜伏下来,覃震声坚决回绝道:“同志们能走,难道我就不能走吗?”
覃震声被搜捕后,被押往玉林,于1945年3月19日遭枪杀,壮烈牺牲。
编辑 莫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