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今年重点任务中包括“碳达峰”“碳中和”后(即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南方电网广西南宁供电局围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重点任务“落实国家及自治区战略优化调整业务布局和结构”的要求,积极响应中央新基建号召,落实南方电网公司相关部署,通过加大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构建充电服务产业生态系统,积极并网风力电等“绿电”、为客户建立新型能源储能模式等全力落实国家加快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的相关政策,积极加速减碳减污进度。
▲南方电网广西南宁供电局积极推进新能源充电桩建设。 孙睿摄
积极铺设新能源汽车城市充电脉络
近日,广西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厅联席会议办公室、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2020年全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攻坚行动先进集体,南宁供电局成为全区唯一获评先进集体的区市相关单位。
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离不开南宁供电局全体干部员工全力配合新能源项目落地。为响应南宁市加快公共充电网络建设的政策,满足群众对交通枢纽充电设施的需求,南宁供电局认真贯彻并落实国家“桩站先行、适度超前”的建设思路,以及《南方电网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动汽车充电服务业务发展的意见》相关要求,针对市场需求,组织开展充电设施进入大型社区、企事业单位、园区、大型公共场所的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对接优质客户资源,将客户需求纳入常态化项目管控中,做好项目前期储备与布局工作。同步成立了专项工作组,积极对接相关部委办,在广西范围内首创编制《南宁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技术导则》与《南宁市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分散充电设施建设技术导则》实现了相关建设标准有据可依。
为更好地促进相关项目在南宁落地,一方面,南宁供电局积极协调施工、设计、项目部等多家单位和部门,全力以赴推进新能源相关项目的建设工作,已经在南宁建成了以浩天花园充电站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初步搭建了“一小时”充电脉络,完成充电电量3000余万千瓦时,解决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使用过程中“充电难”的担忧,有力拉动了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内需。
同时,南宁供电局积极配合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南方电网广西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在南宁区域内开展战略性市场布局,整合、优化充电资源,协助完成广西省级充电运营监管平台数据整合。主动服务大型建桩企业,个人外部配电设施建设,积极运用技术导则进一步规范新能源充电桩的建设规范性,迅速提供供电或增容方案,保障全年各项目报装均在规定时限内完成,2020年在南宁网区内建成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区域、南湖公园、仙葫营业厅等大型集中式充电站,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客户的使用感。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南宁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26817辆,累计建成充电桩7302个,充电插座5276个,较2019年呈翻倍式增长。
▲新能源充电桩。 孙睿摄
靠前服务,推进“绿电”并网
作为发展新能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内容,南宁供电局靠前服务,积极推进新能源电厂并网工作。2020年,南宁供电局顺利完成220千伏宾阳马王风电场增容、110千伏马山麒麟风电场、110千伏宾阳双桥风电场、110千伏马山苏仅风电场、110千伏良庆区墰清岭风电场和35千伏得力生物质新能源发电项目及35千伏南宁西乡塘安吉分散式风电场的并网服务,装机容量共计480兆伏安,年发电量共计6.412亿千瓦时,为南宁网区清洁能源的消纳奠定了坚强基础。
目前,南宁网区正不断优化电网运行方式,确保通道安全稳定运行。积极推进110千伏上林凤凰山风电场、110千伏宾阳陈平风电场、110千伏邕宁百济风电场并网投运,持续推动清洁能源调度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实现风光等新能源的基本全额消纳,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
延伸服务客户端,展望新能源储能发展方向
“对于我们冷链企业来讲,最重要的当然是有效降低了用电成本。”早在2020年10月,南宁市壮宁食品冷藏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陆斌就表达了对智能用电管理的需求侧分布式储能项目的美好展望。
南宁供电局计划发展部技术专家林巾琳介绍,为进一步提升客户使用绿色电能的体验感,南宁供电局主动延伸服务客户,联系南宁市壮宁食品冷藏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分布式储能示范工程。该工程不仅是广西首例基于智能用电管理的需求侧分布式储能示范工程,在广西电网公司以及兄弟单位电科院的合作支持下,实现了两大方面的技术创新。
目前,该工程率先面向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即南宁市壮宁食品冷藏有限责任公司,预计能为用户减少综合用电成本90万元,将有效降低广西“菜篮子”民生工程用电成本、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智能用电水平,安全用电水平,用科技创新助推广西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刘平、敬敏、余泓夫、林巾琳、黄政)
编辑 黄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