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赵劲松 实习生 陈宇航 刘禹辰
化妆品的质量安全备受关注。5月25日,南宁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市民走进检测机构实验室,与化妆品检验检测工作“零距离”接触,参观化妆品的抗生素、重金属等检测过程,普及化妆品安全使用常识。针对家长较关心的如何挑选、使用儿童化妆品等问题,检测人员给出建议。
▲检测人员向市民讲解化妆品检测过程。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赵劲松摄
选购化妆品要看清标签,可上网查询真伪
当天上午,在广西民生中检联检测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带领数十名市民走进实验室,展示化妆品检测过程,通过对化妆品定义、真伪鉴别、产品类别、安全使用等内容进行深入讲解,解答大家对化妆品方面的疑问。
▲检测人员在检测化妆品的成分。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赵劲松摄
“我们日常主要负责样品的性状鉴别,检查化妆品的含量、安全性等。”该公司总监黄群芳说,化妆品的检测包括金属元素、防腐剂、微生物指标等常规项目,还会进行限用、禁用成分的检测。比如,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氯霉素等非法添加物质,这些是不允许在化妆品中出现的成分,但检测人员曾在个别化妆品中发现过,长期使用不仅不会变美,还会对皮肤造成较大损伤,“如果一些产品宣称能快速美白,那就要特别注意了,可能添加了激素”。
不少消费者喜欢网购国外的化妆品,但产品包装上的外文说明又看得一头雾水。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说,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进口化妆品必须贴有中文标签,未粘贴中文标签的一般涉及两种非法行为:一是已经完成备案但未粘贴中文标签,这种情况属于标签违法行为;二是从代购等不合法渠道购进,这种情况属于没有经过备案的违法行为。
▲检测人员用电脑和仪器检测化妆品的成分。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赵劲松摄
在实验室内,参观者韦女士说,宣称具有美白、补水、抗皱等功效的“医美面膜”在网上卖得很火,特别是“械字号面膜”更成为明星产品,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黄群芳说,医疗器械和化妆品本属不同种类的产品,但“妆字号”产品在申报审批方面较为严格,部分医用敷料(如医用冷敷贴等)属于第一类医疗器械,实行备案管理,申请起来相对容易。因此,不少企业“投机取巧”,以医疗器械类目注册,却以化妆品类目宣传,将医用冷敷贴“包装”成具有舒缓、修复等“医美级”功效的“械字号面膜”产品,以此欺骗、误导消费者。
对此,国家药监局就曾发布过警示,不存在所谓的“械字号面膜”,医疗器械产品也不能以“面膜”作为其名称。黄群芳建议,市民选购化妆品时可以通过包装上的标签来分辨化妆品是否合法,还可以通过“化妆品监管”App对国产、进口及不合格化妆品进行查询。
检测人员教你如何挑选儿童化妆品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护肤品、彩妆产品开始日益走俏。然而,近年来“激素大头娃娃”等儿童使用护肤产品、消毒产品引发的安全事件,引起社会强烈关注。如何科学选择儿童化妆品,也是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
▲检测人员称选购化妆品要注意看标签。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赵劲松摄
黄群芳表示,小孩的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容易因日晒、失水、外界环境刺激等引发皮肤干燥、泛红、瘙痒等问题。因此,婴幼儿及儿童的皮肤护理要更加注重产品的温和性和保湿性,不要让儿童随意用成人的化妆品,成人的化妆品中可能会添加一些功能性成分,会对儿童的肌肤产生较大的刺激。
黄群芳建议,家长应从正规渠道购买正规儿童化妆品,尽量购买配方组成较简单,不含香料、酒精以及着色剂的产品,以降低产品对宝宝皮肤产生刺激的风险。在使用新的化妆品前,可以先给孩子做个“皮试”,如无异常现象,再按照使用说明涂抹于所用部位进行正常使用。如果使用儿童化妆品后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该产品并注意观察;如症状仍未改善,请及时就医。
南宁今年将抽查300批次化妆品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对化妆品行业开展了多次集中整治行动,查扣涉嫌违法违规化妆品2185盒(瓶),行政处罚203件,处罚金额19.69万元。针对高风险产品及重点环节和领域,南宁市共组织开展400多批化妆品线上线下经营监督抽检,并对22批次不合格品进行依法处置。
▲市场上销售的化妆品都会被抽查检测。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赵劲松摄
针对大家关心的儿童化妆品,市场监管部门将开展为期7个月的全市儿童化妆品专项检查,重点对经营环节(含化妆品网络销售经营者),如母婴用品专卖店、商场、超市、化妆品专营店、婴儿洗浴中心、母婴月子会所等儿童及婴幼儿化妆品经营者开展专项检查,消除各类隐患和风险,确保儿童及婴幼儿用妆安全。
该负责人称,今年,南宁市场监管部门将安排抽检300批化妆品,抽检品种涉及防晒、彩妆、面膜、婴幼儿类护肤、染发、袪斑/美白、宣称袪痘/抗粉刺等七大类产品,确保全市化妆品经营企业产品质量安全。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唐爱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