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从南湖公园获悉,目前南湖公园107公顷水域水质改善项目已完工。从去年12月21日起,南湖公园正式启动水质改善提升项目,对公园约107公顷水域进行生态修复。
▲南湖全景。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邹财麟摄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了解到,生态岛初具雏形时,已经有不少鸟儿将小岛作为栖息之地,而这也是公园建设生态岛的初衷:专供鸟类栖息觅食。据悉,4座生态岛分布于上、中、下三个湖段,其中上湖1座;中湖1座;下湖2座,分别位于区党委和碧湖桥附近。
12月8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看到4座生态岛已全部完工。据悉,4座生态岛上种植的植物各有侧重。其中,上湖生态岛主要以凤凰为主,夏季开花,主打红色系;中湖乔木主要种植粉色花系的洋紫荆,在春季开花;下湖两个生态岛均以黄金榕为主,打造黄色系岛屿。生态岛为观赏性岛屿,仅供鸟类栖息专用,市民不能登岛。
今年4月,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光临南湖上湖区清淤现场,引爆了众多观鸟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的热情。
▲12月7日,工人在南湖南侧种植水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邹财麟摄
据悉,施工方通过围堰部分湖岸区域种植水生植物,修复生态驳岸,打造浅滩湿地。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在南湖湖边看到,环湖边的生态驳岸都种植了水生植物,其中各种色系的美人蕉尤其显眼。
对南湖的美情有独钟的市民来说,每天在湖边看着南湖的新变化,是一种幸福的惊喜。
“南湖多了一座桥!”11月底,市民罗先生带孩子到南湖散步时,发现在南湖津头至艺术学院湖段出现了一座拱桥。实际上,这是一个仿堤岸。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在现场看到,仿堤岸用1座拱桥和1个平桥连通,让湖水与大湖流通。仿堤上种植了碧桃、柳树和黄花风铃木等乔木,还有美人蕉等水生植物,用草坡入水的形式,让市民感觉离水更近。此外,在区老干局附近的南湖边上,还有一座九曲桥“木”栈道,从湖边伸向湖中间,走在上面,有一种湖中漫步的错觉。
▲靠近广西艺术学院一侧的仿堤。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邹财麟摄
▲以九孔桥为界,整治完成后的南湖清澈见底。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邹财麟摄
据了解,目前南湖上湖的水面高度约80厘米,中、下湖的高度在1-1.2米之间,整个生态系统处于构建过程中,将逐步恢复水面高度。经过水质改善提升,2019年5月正式竣工验收后,将保证南湖水体透明度达到1.8米,长期保持并稳定在地表Ⅳ类的水平。
来源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张文卉/文、邹财麟/图
编辑丨褚瑞懿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