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刘冬莲
点评人:
南宁市第三中学历史教师 陈冀丽
今年广西文综历史试题是全国高考甲卷,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试题难度与试卷结构相对稳定,注重考查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体现出平稳中向新高考改革迈进的特点。今年的试题不是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就能做好的,它通过优化情境设计来考查考生的各种能力,更具开放性和灵活性。
具体来看,今年仍注重对历史主干知识的基础考查。比如,第24题从春秋时期老子和孔子的不同观点出发,考查周代礼乐文化的内涵,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试题还紧扣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热点,在第41题以新中国初期复杂的国际环境为背景,要求学生比较美国、英国对华政策异同的原因,概括中国1950-1957年对外贸易的特点,评价50年代前期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学生在深入掌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后,对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有一个清晰认识,才能把题目做好。
第47题选取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讲话内容进行考查,学生只有重视身边的社会现实,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掌握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做的丰功伟绩,才能更好答题。
今年的试题,还凸显了对运用历史主干知识的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注重考查对情境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包括对信息的读取、筛选、分类、归纳、提炼、解释等。比如,第32题以古希腊阿里斯托芬剧作中的故事创设情境,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实质;第35题借民众生活创设情境,透过现象看经济大危机等。
此外,今年试题还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图表的解读能力。比如,第42题在特定时空框架内,创设了包含政治、经济、边防等多重要素的复杂情境,要求学生在明代疆域图中直接标示出卫所集中分布的区域,并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进行分析、综合、比较。该题极具综合性,学生须结合历史、地理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判断才能很好作答。选择题中关于近代中国民族经济的图表题,也突出了对学生思辨性的考查。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黄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