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坤伟,广西大学经济系82级学生。
多年来,因为工作的缘故,我经常被邀请进行专题讲座。令大家诧异和疑惑的是:“老蒙在台上讲课讲话几十场,场场全程脱稿演讲几个小时,他的功夫是如何练就的?”如要追根溯源,可能得从大学时期的“第一次”说起。
▲资料图:广西大学大礼堂。图片来源:广西大学官网
我是1982年9月进入农业经济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习的。刚进大学时,我看着身边许多来自城市的同学谈笑风生,很是羡慕。我在桂平农村长大,自小讲白话,普通话不够标准,加上性格腼腆,很多时候都是话在心头口难开。感受到与同学的差距,我不免有些着急,暗暗发誓一定要在大学重塑自己、改变自己!
大三上学期,抱着锻炼自己的想法,我报名参加了班里举办“努力学习 励志成才 报效祖国”演讲比赛。选什么样的演讲题目?思来想去,就是定不下来。那还要不要参加?我反复问自己,弄得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我跑到图书馆查询资料,经反复思考后,根据自己对“报效国家”的理解和体会,定下了演讲题目《志气、才气、运气》。然后,我认认真真、一字一句地反复斟酌、打磨演讲用词,在被窝里一次次地背诵演讲稿,在晨光旷野中一遍遍地练习,不停地修正言词、语气表达。
在踏上演讲台的那一刻,我紧张得脑手上全是汗水,海空白一片。站上演讲台,我暗暗告诉自己:不怕、不慌,你已经准备好了。深吸一口气后,我张口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演讲……让我喜出望外的是,我获得了第一名!
这一次演讲,让我认识到,成功总是青睐时刻做好准备的人。只要做好准备,你会发现自己会比想象中更加勇敢和强大。
毕业三十多年了,那些在西大学习生活的日子,恍如昨日。母校让农家子弟的我看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接触到许多优秀的人,而母校包容、朴实、奋进的校风,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也让我从知识到人格都有了全新的改变和完善。
戳链接了解广西大学校庆征文投稿详情↓↓↓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来源丨南国早报客户端
编辑丨陈秋实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