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张若凡
7月13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从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了解到,广西已启动下半年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下半年的接种重点人群为“一老一小”,即60岁以上、12-17岁人群,以及尚未完成全程接种的人群。12-17岁人群的接种分三步走,本月启动并完成15-17岁人群第一剂接种。
老年人接种疫苗很有必要
13日上午,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在南宁市江南区新冠病毒疫苗南宁市图书馆临时接种点看到,这里设置了老年人专用通道,现场还特意放置了椅子。同时,这里还开通了高考生、残疾人等绿色通道。
▲南宁市江南区新冠病毒疫苗南宁市图书馆临时接种点。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张若凡摄
77岁的关女士前来接种疫苗,身边跟着小孙女。关女士说,老人抵抗力较低,接种了疫苗会更安心了,接下来希望儿童接种也能安排上,让小孙女也能有疫苗的保护。
▲不少老年人前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张若凡摄
自治区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副所长邓秋云提醒,60岁及以上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非常有必要。相较于年轻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重症的风险较高,疾病负担重,健康损害大,接种疫苗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对于60岁及以上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在接种疫苗前,接种单位的医护人员要与接种者及其家属多沟通,详细询问、记录接种者所患慢性疾病情况、药物使用情况、有无食物和药物过敏情况等,在充分评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被感染风险的前提下,为60岁以上身体条件比较好的老人开展接种新冠疫苗。
▲南宁市江南区新冠病毒疫苗南宁市图书馆临时接种点设置了老年人、高考生、残疾人等绿色通道。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张若凡摄
12-17岁人群接种分三步走
今年下半年,疫苗接种的另一个重点人群是12-17岁人群。邓秋云介绍,开展18岁以下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是构建全人群免疫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总体部署,下半年我区将对12-17岁人群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广西将分三步开展12-17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第一步:7月份广西将启动并完成15-17岁人群第一剂接种任务。
第二步:8月份,将启动并完成12-14岁人群第一剂接种,同时完成15-17岁人群第二剂接种任务。
第三步:10月底前,完成12-17岁人群的全程接种。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12-17岁人群属于未成年人,主要是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技工学校等在校学生,该年龄段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时,要求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现场全程陪同且充分阅读并现场签订知情同意书后,方可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各地将公布咨询热线,安排专业人员负责解答群众的咨询。通过组织12-17岁在校学生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带动尚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家长或监护人与孩子同时接种疫苗,形成 “小手拉大手”的组织接种模式,进一步提高18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率。
广西累计完成接种4044.75万剂次
据统计,广西从2020年12月底启动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到2021年7月13日8时,共完成接种4044.75万剂次,其中完成第二剂次接种1703.10万人。
为高效完成疫苗接种工作,广西制定了队伍配备单元化、物资储备模块化、点位设置科学化、接种配置精准化、接种全程信息化的“五化”工作原则。建立了大型临时接种点+常规预防接种门诊+上门接种服务的疫苗接种服务体系。
全区指定接种单位2050家,其中大型临时接种点106个,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接种点320个,移动接种车10辆,机动接种队伍165支,共设置接种台6897个,抽调医护人员6.5万人,日最大接种能力可达150万剂次。严格落实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有急诊急救人员驻点保障、有急救设备药品、有120急救车现场值守、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救治绿色通道的“四有”要求,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及其疫苗专班主动加强与疫苗生产企业的沟通联系,督促企业提高疫苗配送的计划性和时限性,精准测算各地疫苗使用需求,减少配送中间环节;疫苗抵达广西后,确保24小时内配送至全区各接种点,提高了疫苗流转和配送效率;加强对各地疫苗接种和存储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测,确保接种工作的连续性。
老年人存在如下情况建议不接种疫苗: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定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的意见,经健康询问后,老年人有以下情况时建议不接种或暂缓接种:
(一)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的老年人、患有未控制的癲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的老年人;
(二)正在发热的老年人;
(三)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疾病患者;
(四)如老年人有其他疾病情况,医护人员经健康询问或评估后不建议接种的。
▲老年人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前要认真阅读知情同意书,主动把自己的健康状况告知医护人员。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张若凡摄
老年人接种疫苗注意事宜
(一)老年人要认真阅读知情同意书,主动把自己的健康状况告知医护人员,便于医生帮助判断是否可以接种。对于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60岁及以上慢性疾病人群,建议尽早接种疫苗。
(二)接种后留观30分钟内:医务人员需要主动询问受种者情况,因为过敏等异常情况,一般都在30分钟之内容易发生。
(三)接种后24至48小时内:受种者要观察注射局部有何反应,例如局部是否有红肿,全身是否出现了包括头疼、发烧,疲倦等症状,这些都是接种后需要注意的。如果症状较重或不能自主判断严重程度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刘冬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