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送娃去工地搬砖!柳州一对父母对青春期的叛逆儿子进行暑假特别教育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巴方

青春期的孩子,谁都怕——桀骜不驯,羽翼未丰却自信爆棚。柳州一对父母为了教育青春期叛逆的儿子,祭出了大招——把儿子送到建筑工地去劳动。结果,双方都在这场特别的暑期实践中收获不少。

▲姚仔在工地上与工人们一起干活。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巴方摄

缘起

孩子青春期叛逆

父母亲难以招架

老姚是柳州某企业的老总,有一儿一女。女儿乖巧懂事,目前在上小学;上中学的儿子姚仔处于青春期,性格越来越叛逆,让老姚头疼不已。

这不,放了暑假,儿子不肯执行妈妈制订的暑假计划,每天都要睡懒觉,学习要不停地催促,气得妈妈要拿衣架抽他。

老姚出马教育儿子,姚仔不敢顶撞爸爸,却会消极敷衍——摊开书本后,便神游万里。老姚斥责他时,姚仔便狡辩:“我在思考!”

老姚两口子觉得,常规的管束和教育方式已经对付不了这小子。经过一番商量,夫妻俩憋出了一个“大招”。

7月初,老姚把儿子带到新兴农场的一个建筑工地:“从现在起,你不用再写作业、不用操心学习,就在这工地上和工人同吃同住,工人怎么干,你就怎么干。必须干完这个月!”

为确保儿子的安全,同时做好监督与陪伴,老姚调整了自己的工作,除非万不得已,他不离开工地,尽量做到24小时陪伴姚仔。

实施

儿子的毅力坚持

出乎父母亲意料

听到不用学习,姚仔很开心,工地上的一切对他来说很新鲜。但他高兴得太早,老姚把他送来,是真的要他干活的。

7月的柳州,气温经常在36℃以上,工地上甚至超过40℃。一个城市孩子,别说干活,就是在太阳下待着都难扛住,姚仔能在这里坚持一个月吗?而且,这里没有空调、没有冷饮、没有电视,晚上要在一个大集装箱房里睡觉。

3天后,姚仔撑不住了。“我要回家!”姚仔提出。

“不行!一定要干完这个月。”老姚的语气毫无商量余地。

姚仔哭了。然而,工地在山坳里,逃走不容易。

因为老姚说一不二,姚仔没办法,只得老老实实干活。别看他是个中学生,但超过一米八的个头比很多工人都高。他的工作以打杂为主,如搬砖、拌砂浆、扫地、整理杂物等。水泥砖一块重12公斤,对姚仔来说,搬砖是不折不扣的重体力活。

儿子的反抗完全在老姚的意料之中,老姚想着让他再熬几天,实在受不住了就算了。但是老姚没想到,姚仔后来的表现令他大为意外。

“他居然坚持下来了,这份毅力和坚韧我真没想到。”更让老姚没想到的是,姚仔干活舍得出力,而且还懂得照顾工友,很快和工友们打成了一片,人缘非常好。

▲姚仔和工友们一起吃饭。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巴方摄

记者7月29日来到工地时,姚仔已经在这里干了20多天了。只见他皮肤晒得黝黑,正忙着将水泥砖装进推车,和工友一起送到施工点。一趟又一趟,烈日下,姚仔身上的T恤衫已经湿透了。

其间,有人喊姚仔去工棚里取东西,他一路小跑着去了。看他的样子,俨然是一名熟练工。

在和记者说话时,姚仔打起了哈欠。一问才知道,他每天和大家一样,都是上午6时就起床,吃过早餐开始干活。晚上和爸爸一起睡在集装箱房子里,那种房很热,一般过了12时才能入睡。好在午休时,可以去附近的村民家中补觉。

老姚看着儿子的脸一天比一天黑,要说不心疼是假的。朋友们知道这事后都劝老姚,说让孩子意思意思就行了,别太狠。

老姚的妻子见不得儿子受苦的样子,所以忍住不敢去工地。

老姚和妻子都不希望这事半途而废。然而有一天,姚仔搭乘工友的摩托车时,不小心被排气管烫伤了小腿。老姚有些犹豫了,对姚仔说:“要不咱们回家吧?”没想到姚仔却果断拒绝:“不要紧,我可以坚持到完成任务。”

成长

和工友打成一片

劳动中收获感悟

当初,工友们都认为姚仔不会坚持下来,因为这样的活连他们自己的孩子都不愿干。

然而,一个月下来,姚仔不仅干得很认真,还越来越像熟练工。而且,姚仔工余时间还会和工人聊天,给他们讲自己跟爸妈外出游历的见闻和故事。晚上收工后,姚仔还和工友们的孩子一起玩游戏、打球……一个月下来,大家越来越喜欢这个身份特殊的小工友。

姚仔经过一个月的劳动也有了收获:原来工人的劳动,比学习更辛苦!

“工友告诉我,因为没有文化,他们只能干这种体力活……”其实这些道理,家长和老师说过千百遍,姚仔此刻才算真正明白。

收获

大人和孩子共同进步

发现对方身上的亮点

“他好像一下就懂事了,很欣慰。”老姚发现,这个特别的假期,成长的不仅仅是儿子,他自己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经过这一个月才发现,原来我的孩子这么好,不仅吃苦耐劳,还会体贴照顾别人。在家的时候,总看见他的缺点,因为我们只盯着学习这一件事。看着他学习不好,就恼火。”老姚说这话时眼眶红了,“什么都不让孩子做,他根本没有机会去展现自己的优点,我们只会觉得人家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老姚为自己此前的失察和粗暴而愧疚。

老姚说,长期以来,他忙于工作,很少关注孩子的成长。这次暑假实践,让父子之间的感情不仅得到极大的提升,他对儿子也有了全面而客观的认识。

最让老姚感动的是,姚仔在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后,给自己定下了学业目标,表示只要自己实现了目标,希望父母把对自己的奖励,改为“给村里的小朋友们修一个篮球场”。这让老姚更开心了。他和妻子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实现孩子的这个心愿。

事实上,老姚发现,尽管这个月儿子没有写作业,可儿子却在他和工友们的指导下,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且更加实用的知识。

通过这次实践,老姚和妻子深刻地认识到,学习成绩并不是孩子未来的一切。“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但是孩子长大后,大部分还是要和平常人一样生活。与其让他成为一个书虫式的‘学霸’,还不如让他成为一个合格的正常人。”

老姚夫妻觉得很庆幸,他们用一个月的时间给儿子一个特别的暑期劳动实践,不用打骂、不用争吵,却让孩子在劳动中明白了很多道理。同时,家长也从中学到了很多,比如看待孩子的角度,学会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等等。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褚瑞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