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张文捷:大手术变小手术,技术创新为患者“撑腰”丨医师节人物故事③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刘冬莲/文 邹财麟/图

脊椎外科的手术,有很多是高风险的大手术。广西国际壮医医院骨关节与脊柱科主任张文捷,通过技术和设备创新,将大手术变成“小手术”,帮助一个个患者重新挺直腰板。“敢于挑战、勇于创新”,也成为他从医路上的坚定信念。

▲张文捷

今年4月,一名男子带着70岁的母亲走进张文捷的诊室。这位母亲弯着腰,走路都很费力。诊查后发现,病人腰椎出现严重的退变性侧弯,已经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如果不手术治疗,最终结果可能是卧床不起。

传统的治疗手法,是从患者背部开刀,切一个十多厘米长的创口进行矫正。但这种做法创伤大,住院期长,许多老人难以承受,对手术怀有恐惧心理。

张文捷为老人制定了一种微创手术方案,从脊椎的侧面开一个5厘米长的刀口进行矫正,将大手术变“小手术”。术后几天,老人家就办了出院手续,至今恢复良好。

▲张文捷介绍微创手术的原理及优势。

这种手法属脊椎外科中的新技术,术中还要避开很多血管,许多医生可能会发怵,往往安于传统手术方法。“现代医学的技术和设备更新很快,医生要保持不断学习和创新。”张文捷表示,走上了医生这一岗位,就要努力钻研业务,用高超的医疗技术为病人服务。

▲ 张文捷桌上的脊柱模型,因为长期用来做讲解,多处涂上了笔迹。

每一个技术大拿,都是一步步“升级打怪”成长起来的。十多年前,还在区外一家三甲医院上班的张文捷,迎来了一名特殊的病人。这位50多岁的病人,出现了走路易摔跤、拿东西不稳等症状,虽多处求医却没找出病因。

张文捷在CT片子中的一个小异样里,发现病人后脑勺与脊椎之间的区域发生了病变。这是一种叫颅底凹陷的病症,需要手术治疗。但是,这个位置有动脉、脊髓,被称为脊椎手术的两大禁区之一。医生可以动作的区间只有四五毫米宽,如果操作不慎可能导致病人瘫痪甚至死亡。

▲张文捷向同事介绍病人情况。

在当时的技术手段和条件下,要独立做这样一台手术,挑战不小。第一次主刀做颅底凹陷症手术的张文捷,在感受到巨大压力的的同时,内心也充满了医者的责任和使命感。最终,他成功为病人恢复脊椎健康。

不同于肿瘤科、急诊科等时常救人于存亡间的科室,脊椎外科是一个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主的科室,有很多创新也有很多挑战。在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摘取博士学位的张文捷,有一股勇攀高峰的精神。他认为,作为一名外科医生,不能回避高难度的技术,要修炼强大的内心,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用技术创新为病人带去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黄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