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付费实习暗藏套路,多家企业发声提醒 | 关注大学生付费实习②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周如雨 实习生 罗梅燕 唐敏敏

“只要付费,就能推荐到金融、咨询、互联网、快消、奢侈品等业内知名企业(单位)实习”……类似信息充斥着网络各个社交平台,让不少缺乏进入头部企业实习的大学生看着怦然心动。付费实习靠不靠谱?以“知名企业、单位”为诱饵的实习陷阱,其灰色利益链条是如何形成的?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相关新闻

花2万元购买实习机会,广西一大学生称:值得 | 关注大学生付费实习①

广西高校老师为破解付费实习现象支招 | 关注大学生付费实习③

现象

网上付费实习信息十分诱人

近日,记者在淘宝、小红书、咸鱼等平台上,随意搜索“实习”“内推”字样,琳琅满目的商家和机构便出现在眼前,且评论区内清一色好评,不少评论称自己“通过付费实习获得了理想的实习单位”。

记者浏览类似信息发现,这些“实习”“内推”产品打上了“不成功不收费,行业覆盖到金融、咨询、互联网、快消、奢侈品等多行业”字样,挂出来的实习公司更是“吸睛”:腾讯、阿里巴巴、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与此同时,上述企业的实习地点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

在与一家付费实习中介的客服沟通一番后,记者以一名大学生的身份,提出自己倾向于到国内大型互联网企业实习。该客服立即发来一个表格,里面清楚地列明符合条件的国内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实习岗位,其中包括互联网企业数据分析实习生、游戏运营远程实习生、算法实习、AI实习生多个线上实习岗位,每一个岗位都详细介绍了实习地点、实习时长和实习收获等关键内容,并一一列出公司介绍、岗位职责、岗位要求、实习工作收获等信息,看上去很规范。

“根据岗位的不同,费用也有所不同,最低1万元起步。”该客服说,客户在提交简历后确认岗位意向,他再根据客户的简历、要求,与用人单位沟通协调;等用人单位确定好岗位后,客户方面需要支付30%定金。与此同时他强调,如果入职失败,他们将全部退还定金。

在另一家中介,一名“老师”推荐了国内几家著名媒体的实地实习岗位,实习地点分别为上海、上海、广州、北京,实习时间均为3个月。该“老师”特别强调,此次实习将“收获实习证明、推荐信、支持背景调查等”。“这4家媒体单位的内推费用在1.5万元至1.7万元之间,其中某媒体的编辑岗位可选择线上实习,但需缴纳6000元/月的实习费用。”该“老师”强调。

求证

多家企业、单位明确表示无“付费实习岗位”

这些看上去让人心动不已的实习岗位是否靠谱?记者随机抽取部分公司(单位)进行核实。

一家总部位于北京的某知名媒体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每年该单位都会根据实际情况招募实习生,但从来没有所谓的“收费实习生项目”;同时她强调,该单位从未与任何第三方机构或个人进行过任何形式的合作,大学生要警惕任何以付费实习等理由收取费用的中介或者个人,以免自身财物遭受损失。

某跨国大型广告事业集团相关人士表示,该集团的招聘工作由各地人才团队直接管理,请广大应聘者通过其官方招聘渠道获取招聘信息;同时,他们在招聘雇佣的任何阶段均不会向应聘者收取任何费用,也未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向应聘者收取费用,并且,“每名人才进入公司均需经过考核流程,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直接录用”。

此外,记者从权威渠道了解到,毕马威中国、瑞银集团、华泰证券、天弘基金、兴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多家企业曾先后发表声明,明确“与第三方机构并无简历推荐的合作”。其中,腾讯公司明确表示,所有正式实习都通过“腾讯招聘”正式发出,大学生在其网站注册简历后再进入正式的面试流程,正式实习生需经过3至4轮面试,面试流程严格。目前市面上出现的诸多收费内推、付费实习等均为骗局,大学生不要轻信。

揭秘

付费实习套路多

业内人士透露,付费实习当中暗藏不少套路,希望广大学生擦亮眼睛。

该业内人士举例,中介机构以“远程实习”为噱头收取一定费用后,安排学生进行“线上实习”。“线上实习”,顾名思义就是“实习老师会随时在网上与你沟通实习的有关事项”,然而“线上实习”多有猫腻,要么是实习单位内部员工私下与中介机构串通,日常安排、指导实习生参与一些项目部分内容,要么是中介打着公司实习的旗号忽悠学生,“到时候随便安排一些无关紧要的事项将实习生们打发”。

此外,针对线下实习一事,中介机构也是利用概率问题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该业内人士进一步解释说,部分中介在兜售“产品”时,会强调实地实习有简历筛选和面试等过程,只要通过他们投送简历的基数足够大,总会有成功的案例。“成了,就是付费实习的标杆案例;不成,大不了就退款了事,没任何损失。”

▲中介在交流过程中已“埋好伏笔”,称付费也未必一定能得到实习机会。 手机截屏

该业内人士说,不排除有部分中介搭通“天地线”,与部分实习单位内部工作人员联系较为密切,双方有私下进行灰色交易的可能。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中介机构推出的付费实习“不能一棍子打死”。他表示,虽然中介机构不能直接帮助学生进入理想的实习单位实习,但部分中介机构整合各方面的岗位需求以及有针对性地辅导求职者投简历、面试等,对于学生获得实习机会还是有一些帮助。

说法

诸多法律问题值得注意

广西南国雄鹰律师事务所律师徐嘉宏认为,合法中介机构为实习人员提供约定的中介服务后,收取正常的中介费用是可以的。但假设部分中介机构提供所谓的付费实习、付费内推服务,是与用人单位内部人员打通关系,付费成了被录用的必要条件,这种情况下,中介机构以及用人单位内部人员的行为“可能涉嫌行贿罪或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等刑事犯罪”。

针对中介机构以付费实习等名义,提供虚假或不实信息等行为,徐嘉宏律师认为,存在这种情况的中介机构除应承担民事上的违约责任外,还可能涉嫌诈骗罪、合同诈骗罪等刑事犯罪。

此外,用人单位内部人员自行设立的远程实习或线下实习,难以被用人单位人事部门承认,以后求职单位的背景调查可能会认为这是虚假实习经历,因为在此过程中,实习人员一般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实习协议,其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徐嘉宏建议,在与中介机构签订合同时,实习人员还需要注意在合约中约定工作内容,因为实习人员往往缺乏相应工作技能与经验,用人单位难免将一些打杂的工作交给实习人员完成,部分实习人员觉得无法体现自己的价值,做久了难免失去信心,这样对于单位或实习人员来说都不是愉快的经历,“若事先约定清楚,让实习人员有心理准备,实习过程才能顺利”。

相关新闻

花2万元购买实习机会,广西一大学生称:值得 | 关注大学生付费实习①

广西高校老师为破解付费实习现象支招 | 关注大学生付费实习③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陈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