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黄占玲
今年,南宁市治超不停车检测非现场执法系统正式“上岗”,货运车辆的超限超载率是否有下降?8月25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前往扶照非现场执法检测点进行走访了解。
▲扶照非现场执法检测点现场。 本文图片均为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黄占玲摄
当天上午,记者来到了西乡塘区扶照G324线(往坛洛方向)。南宁市交通执法支队第五大队队长冯石方介绍,非现场执法检测点主要由动态高速称重系统、车辆识别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信息集成分析传输系统,以及情报发布系统等组成。
▲检测点前方的情报显示屏上显示告示。
▲车辆经过扶照非现场执法检测点。
冯石方称,非现场执法检测点最大的特点在于可24小时监控检测点路段车辆通行情况,并对各检测点数据进行分析汇总,研判超限超载车辆信息规律,为交通执法部门组织超限执法决策,提供准确数据和指令依据。
▲执法人员在非现场执法管理平台监控相关情况。
目前南宁市共有19个治超不停车检测非现场执法检测点,主要分布在良庆区大塘G325线、西乡塘区扶照S514线(往武鸣方向)、西乡塘区扶照G324线(往坛洛方向)、经开区友谊路、邕宁区八鲤、江南区江西点等重点路段。
▲车辆经过扶照非现场执法检测点。
今年4月以来,两部门将治超平台检测数据应用于执法,截至8月20日,交通执法部门利用系统平台已完成2079条数据推送,交警处罚、记分404起。非现场执法检测点启动后,4月份G325国道的超限车辆由3万多台下降到了5千多台,“百吨王”则从200多台降至0台,主车型超限率由原来60%左右下降为30%以下。
据悉,第二期(第二批)非现场执法检测点项目,将在兴宁区四塘、五合、五塘等路段建设3个治超非现场执法检测点,预计2021年底建成。接下来,部门还力争将治超非现场执法检测点在南宁市的主要公路内进行全覆盖。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陈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