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钦州探索“问题少年”矫正模式,全市推广励志“专门班级”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钟小启 文/图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今年2月,钦州市首个励志“专门班级”在钦南区开展试点,由政府出资购买教育服务,对不予刑事处罚或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的“问题少年”进行教育矫正。公检法司等九部门成立教委会,轮流上课等,注重人性感化,让“迷途少年”重返人生正轨。今年9月,该模式将在钦州全市推广。 

辖区未成年人案件居高不下,令人忧心

“立正!”“稍息!”9月1日下午,钦州市励志“专门班级”里面,20多名学员分成4个班,统一穿着绿军装,踢着整齐步伐,随着潘教官的口号做出相应的动作。

▲“寄语墙”上贴满学员写给父母亲的信。

“专门班级”面积不大,墙上“文明、勤奋、体健”“爱生尊师”等标语显眼,教室内墙壁挂满锦旗。“寄语墙”上贴满学员写给父母亲的信,信里有对自己过去不良行为的忏悔,也有对父母的牵挂和关心。

“寄语墙上的信是学员变化的一个缩影,来之不易。”钦州市公安局钦南分局未成年人警务大队大队长、钦南区励志“专门班级”班主任丁波介绍,过去,辖区未成年人案件居高不下,已成为社会治理管理难点,“再不管,未来他们会成为社会‘毒瘤’。”

▲励志“专门班级”内环境。

据统计,2020年钦州市公安机关共抓获未成年犯罪嫌疑人600多人次,抢劫、抢夺、故意伤害等犯罪都有涉及,犯罪主体呈低龄化、团伙化等特点。他们大部分因为年龄小不批捕,知道年龄小可当“免死金牌”后,作案更加猖獗。

在丁波印象中,有的未成年人作案后,刚从派出所教育释放出来,回家途中又去盗窃,有的人有上千起案件记录。丁波说:“有的父母无法管教,彻底放弃孩子了,每当看到那些绝望的眼神,我的心很痛。”

政府出资成立励志“专门班级”矫正

今年2月1日,钦南区多部门研究探讨,由政府出资购买钦州市一家私立学校教育服务,成立钦州市首个励志“专门班级”。由政法、教育、公安、司法、法院、检察院等9个部门组成教育委员会,研究确定、教学、管理等相关事宜。

▲学员在练习叠被子。

据悉,“专门班级”规模为30人,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以上,最长不超过3年。招生对象为已满13周岁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或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的未成年人。班级实行封闭化、军事化管理,早晚实行军训,上下午由私立学校老师上文化课,另外还有劳动课、法制课、心理辅导、感恩教育等。

丁波介绍,目前“专门班级”有24名学员,由2名民警和7名辅警管理。前两个月,会非常严厉地开展约束和军事化训练;训练三个月以上,有时周末可以回家两天。此外,班级不定时开展烧烤、学员学厨艺等,架设平台让家长和学员近距离相处,增进感情;还有训练节目参加比赛,增强集体荣誉感等。

▲学院宿舍里,床上的被子叠成了“豆腐块”。

挽救一批“问题少年”,刑事治安警情下降

经过半年矫正和军事化训练,8月20日上午,励志“专门班级”第一批有16名学员顺利毕业。丁波说,这批学员,过去家庭、学校、公安机关都管不了,如今纪律性和自我约束能力明显增强。半年前,他们作息不规律,体质非常差,如今身体变得更强壮,精气神更好。

小黄今年15岁,来自单亲家庭,染上小偷小摸不良习惯后成了派出所的“常客”。进入“专门班级”半年,小黄回家后主动帮妈妈做家务,改掉了盗窃恶习。如今,他在南宁一所中专读书。小黄的母亲为感谢“专门班级”,专门送了一面锦旗。

▲学员在军训。

“毕业的16名学员全部进入学校读书。”丁波说,在“专门班级”毕业没有固定标准,视学员案件性质以及矫正情况而定,学习的目的是让他们感受到自由的珍贵和法律的威严,最终他们还是要回归家庭和社会。

半年多来,“专门班级”挽救一批“问题少年”,社会治安也得到有效维护。今年1-7月,钦南区刑事警情下降40%,治安警情下降18%,摩托车、电动车盗窃案同比下降62%。

今年9月,该模式将在钦州市全面铺开。钦州已建立一个励志学校,该校校长周明告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校址利用一家职校旧教学楼改造,围墙、食堂正在赶工收尾,招生工作也在进行,先设两个班,招40人,“各部门已沟通协调好,先探索矫正模式,待管理模式成熟后,再扩招学员,预计9月6日正式开学。”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刘冬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