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女子两年没复查,甲状腺结节变成癌!医生说的“定期复查”要重视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张若凡

近日,一则“女子两年没复查,甲状腺结节变成癌”的新闻引发关注。一些医务人员痛心疾首地表示,这样的病例并不少见,“定期复查”这个医嘱,很多病人都没重视,这不是写医嘱时的套话、废话,其中包含着严谨的医学逻辑,一定要重视。

▲近年来,甲状腺结节发病率逐渐增高。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再查是癌

据报道,大学刚毕业的25岁女性小丽(化名)早在两年前就查出了甲状腺结节,形态不太好,当时医生说结节还小,可以密切随访,定期复查。可是小丽怕手术会在脖子上留疤,且发现身边很多女同学都有甲状腺结节,就没当回事,定期复查的医嘱也被抛在了脑后。

今年,小丽在入职体检时发现结节变大了,最终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并接受了手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体检查出甲状腺结节,之后确诊甲状腺癌的病例并不少见。

今年年初,36岁的陈女士在体检中发现甲状腺结节,体检医生建议进一步检查。于是,她来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疾病一体化诊治中心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后,病理诊断结果显示,陈女士患有甲状腺乳头状癌。

好在陈女士及时就诊,病情尚处于早期,未出现淋巴结转移,医生为她进行了手术,术后恢复良好。

发病率高,可能性多,遵医嘱最重要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腺体外科李杰华主任医师介绍,甲状腺结节是内分泌系统的多发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B超检查的检出率可达20%-50%,良性居多,其中有5%-15%为恶性结节。

这些结节有良性,有恶性,也有过渡性的。有些良性结节一辈子都不会变为恶性,但有些可能一开始就是癌,还有一些则是经过了从良性到恶性的转变。

正是由于存在多种可能性,因此,查出甲状腺结节,需要对其风险程度进行判断,进一步采取更高分辨率的超声、超声造影、穿刺等检查方式。对于筛查出来的高风险结节,医生会根据风险等级进行评级,风险相对不高的,通常会给出“定期复查”的医嘱。

▲医生为甲状腺结节患者做穿刺。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定期复查”四个字里包含着大量信息:大部分结节随着时间推移,一直保持良性,不增长,也不恶化,那就让它们与人体和平共处;有些结节增长很快,就要警惕;还有一些刚开始看起来不像癌,但是在观察过程中,癌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就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干预,越早干预,治疗效果越好。

李杰华表示,有些病人担心“一去看病就会让我手术”,所以一直拖着。实际上,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有严格的指南及规范,没有手术指征的情况下,即便病人想做也不行。

因此,医生提醒,查出甲状腺结节,首先不要过于慌张,毕竟大部分为良性,但也不要不重视,如果医生给出定期复查的建议,要积极配合。

即便确诊为甲状腺癌,也并不是世界末日。甲状腺癌被称为“懒癌”,恶性程度相对较低,一部分病人在手术后是可以实现完全治愈的,关键在于及早发现、早治疗。

这些结节、增生也不能大意

此外,另一些疾病也有同样的性质——良性居多,但少数情况下会恶化,比如肺结节、乳腺增生等,定期复查也很重要。

近年来,随着体检的普及,肺结节的检出率也越来越高。统计数据显示,由于吸烟、环境等因素影响,我国的肺结节发病率较高,40岁以上的肺结节人群约有1.5亿。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治广西分中心主任、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柳广南教授介绍,大部分肺结节为良性,但是其中有5%-10%会发展成肺癌,所以肺结节的诊断、鉴别和治疗尤为重要。

根据肺结节的风险程度,医生通常会给出3个月、6个月乃至1年的复查频率,这是依照肿瘤的倍增时间而设计的。经过定期复查,长时间没有变化的肺结节,基本可以排除恶性可能。但如果结节呈现“磨玻璃样”、密度较高,则说明风险较高,需要缩短观察周期,通常会建议每3个月复查一次。

据介绍,从日常接诊的情况看,仍有一些患者缺乏健康素养,对这类“不会马上死”的疾病不够重视,曾有患者已经查出肺部有较大肿块,仍称“考完驾照再来治”。实际上,早期治疗对肿瘤患者至关重要,对查出的结节定期复查,正是希望能尽量做到一个“早”字。

乳腺科专家也表示,对于常见的女性乳腺增生,临床上90%以上的乳腺小叶增生为单纯性增生,是不会癌变的。随着年龄增长,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越来越低,乳腺组织退化,小叶增生也会慢慢好转。

但是,其中的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有可能会发生癌变,需要通过影像学、病理检查等手段来判断。当医生开出“定期复查”的医嘱时,患者要积极配合。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褚瑞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