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王世杰
据广西消防消息,10月8日晚,桂平市金田镇一民房发生火灾,过火面积约5平方米,造成一92岁老人死亡。今年8月,梧州、河池、柳州等地相继发生民房失火致人伤亡事故,“小火亡人”事故接二连三,教训深刻。更值得警醒的是,在小火灾中遇难的大多为独居老人,独居老人的消防安全亟需社会关注。
▲10月13日,一南宁独居老人独坐床上,房间易燃物品乱堆放,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何定坚摄
教训:“小火亡人”接二连三
广西消防称,上周全国范围内接报的20起亡人火灾中,有18起发生在居住场所,死者近七成为独居老人或残障人士,暴露出弱势群体自防自救能力薄弱的问题。
▲一老人床头,乱挂电线插头。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何定坚摄
10月8日晚10时50分,桂平市金田镇一砖木结构的民房发生火灾,消防员到达现场后,快速将火扑灭,过火面积约5平方米。屋内一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92岁老人,被发现时已无生命迹象。
8月18日凌晨3时57分,梧州市万秀区一处四层民房起火,妇女被消防员救出时无明显受伤,老人却已无生命迹象。经初步调查,起火点位于二楼卧室内床边电视距墙壁45厘米至120厘米处的台面上,放置于该处的冷热电吹风机通电时过热引燃周围布料等可燃物后发生火灾。
8月18日凌晨4时10分,河池市金城江区一民房发生火灾。过火面积约5平方米,造成一名患有脑梗70岁的老人不幸死亡。该老人有使用手机或手电筒彻夜照明的习惯。排除其他原因后,初步认定为因长时间使用手机长发生故障所致。
▲8月18日河池市金城江区一民房火灾现场。广西消防供图
8月25日,柳州市一小区某栋13层一个房间起火,过火面积约4平方米,造成1人死亡。死者58岁,独自居住,生前患有“老寒腿”病,睡觉时会采用电热毯升温。火灾发生后,他选择自行扑救,并未逃生和报警,导致错失最佳逃生时机,吸入大量浓烟遇难。
▲8月25日,柳州一小区某栋13层火灾现场。广西消防供图
调查:独居老人消防安全亟需关注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调查发现,独居老人的消防安全,亟需社会关注。
自2014年起,广西八桂义工协会成立关爱独居老人项目组,定期对南宁市区100多位独居老人进行走访慰问。关爱独居老人项目组义工吉门说,在这些独居老人中,有的老人因为工作原因,比较了解消防安全知识;但有不少老人仍不太了解消防安全知识。
2019年6月的一天,一位年过七旬独居老人家中厨房的吸油烟机因线路老化短路起火,虽然老人及时拉闸断电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火灾还是把吸油烟机烧坏,而且厨房墙壁和天花板也被熏黑。
▲2019年6月,南宁一名独居老人家吸油烟机短路起火。八桂义工供图
在廉租房小区南宁市梧桐苑居住的居民,大多属于老、弱、病、残、困等低收入家庭,人口结构比较复杂,其中低保户有100多户。社区工作人员少琼对记者说,今年春节前,小区有一名独居老人在给电动车充电时起火,因发现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和更多经济损失,但仍给小区居民的消防安全敲响警钟。
南宁市南罐社区党委委员、原社区主任孟女士说,该小区属于老旧小区,一半以上居民是老年人,有的老人煮菜时忘关火就出门买菜,有的老人家中燃气灶阀门漏气、胶管老化等,小火灾时有发生。今年5月,有名老人不听劝阻,执意把电动车拉到杂物房充电,结果电动车发生自燃致两辆电动车被烧毁。
行动:组建消防志愿宣传队,关爱弱势群体
义工吉门说,老人年纪大,反应比较慢,关爱独居老人项目组的义工每次走访时,都会检查老人家里的线路、燃气等,再三叮嘱老人不能边充电边玩手机等用气用电安全事项。
梧桐苑社区工作人员少琼说,社区居委会和小区物管每年都会邀请消防专业人员到小区,轮流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演习,举办消防安全学习。社区人员入户走访时,消防安全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宣传内容。
▲南宁梧桐苑小区开展消防安全演练,一名居民练习使用灭火器。八桂义工供图
南罐社区的孟女士说,从2014年开始,社区专门购进一批灭火器,每栋每单元一至三层楼梯间都会摆放,并且每年都会换新。老人年纪大,不懂检查燃气灶胶管是否漏气等,社区就专门跟燃气公司对接,对一些重点户进行登记,送气员上门送气时会对这些重点户进行重点检查。社区还成立了“老大妈巡逻队”,队员们和楼栋长非常注重消防安全,但消防安全不能只靠那几个人,人人都来监督,火灾就不会发生。
为增强消防宣传针对性,7月26日,广西消防救援总队联合南国早报、广西八桂义工协会共同开展的“我是消防宣讲员”招募活动正式启动,目前已有600多名热爱消防的读者和市民报名参加招募。消防志愿宣传队伍组建后,将大力开展“送消防安全知识上门”活动,通过宣传教育逐步改变老人们的不良用火用电行为习惯,以确保消防安全。
广西消防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消防安全是一项社会化工作,需要各有关行业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尤其是独居老人等弱势群体自防自救能力较低,更容易受到火灾的危害。相关部门在开展关爱弱势群体等有关活动时,可以加大对消防安全领域的关注,针对性地预防和化解此类重点人群面临的消防安全风险。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邱晨(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