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覃江宜
10月13日,南宁市第九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开幕,1500名老年运动爱好者汇聚南宁体育场,通过排舞、太极功夫扇等运动展演,以及即将展开的门球、乒乓球、健身气功等一系列交流活动,展示老年体育的温度。
当我国社会逐渐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健康老龄化”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人们可以看到,随着健身场地的增加和体育组织的完善,热爱运动健身的“银发族”越来越多地活跃在各项体育活动里,在全民健身的热潮中渐渐变得“青春”起来。
▲开幕式现场,1500名老年人汇聚南宁体育场,释放运动激情。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覃江宜摄
项目人数俱增,凝聚运动激情
重阳节前夕,南宁市体育场,老年体育健身大会开幕式气氛热烈。
来自南宁市五县七城区的老年健身爱好者先后登场表演了排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太极功夫扇《中国功夫》等健身项目,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他们还将集中开展10个运动项目的交流活动。
共计4000多人的参与规模,堪称四年来南宁市老年体育工作水平的一次检阅,也是对老年人健身健康水平的一场展示。
和四年前相比,本届大会在比赛项目和预计参与人数上都有明显增加,老年健身爱好者们怀着巨大的热情投入其中,即便是天气不如预期,老将们依然风雨无阻。
这样的运动热情,让看台上的资深体育工作者宋应环深受感动,在退休后,这名全程参与南宁体操世锦赛等经典赛事的老体育人,对老年运动群体有了更多体察,“近些年南宁老年人的重大体育赛事活动,基本就没有迟到早退的,他们都觉得这是一件很光荣的事,”宋应环说,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健身意识的提高,“老年朋友们都说,‘要少去医院,就得多去晨练站和广场’。”
退休职工苏荟珍参加了当天的排舞表演,她笑着说,老伙伴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生命的质量首先体现在一个健康的身体,“老年生活不是只有洗碗做饭带孙子,夕阳红也可以很精彩。”
体育组织牵头,老将大显身手
此次大会的另一个显著变化是,老年人大显身手的舞台变多了。
记者从体育部门获悉,自《广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南宁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16-2020年》相继实施后,老年人体育赛事进入了活跃期,除了一年一度南宁市重阳节长者健身展示活动、世界健身气功日展示活动等“常规动作”,近年来还有南宁市中老年人健身养生嘉年华等“新增动作”,不断丰富的活动吸引着老年人走出家门。
南宁市老年人体育服务中心主任覃春苗说,早年老年体育活动多是自发、松散的,闲余时间散散步、跳跳舞。如今,老年人开展健身活动,主要以老体服务中心、老体协为主体,通过基层社区建立的活动站点,在家门口有组织地“动起来”。
据介绍,目前南宁市老体协在5县7城区都成立了分支,加上南宁市老年人武术协会、门球协会、乒乓球协会,共15个会员单位,注册会员总数达1万多人。这些都是老年体育发展的“支点”。
南宁市老年人武术协会党支部书记陆兴南表示,该协会长期以自筹资金的方式举办培训班,同时派出业务骨干到基层辅导,通过这样的互帮互助,点燃了老年人参与全民健身的“星星之火”。
目前仅南宁老年人武术协会就有注册晨练站将近120个,会员达到5000人,在有关部门的组织下,他们的脚步还渐渐走出“老年体育圈”,活跃在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表演项目)、广西体育节、南宁马拉松等时尚运动中。所以在外人看来,老将们才越来越“青春”了。
▲在全民健身的热潮中,老年人有自己的精彩“戏份”。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覃江宜摄
提倡科学健身,“黄昏”依然灿烂
不久前,国新办发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我区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800万,南宁市60岁以上人口则超过130万,约占全市人口比重的14.76%,“健康老龄化”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
南宁老年体育已经走到了探索的前沿地带。每年,体育部门都会推出健身气功等经过打磨的新兴项目,丰富老年人的健身选择。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也会每年免费为老年人开展体质监测,科学评价每位老年人体质状况,并出具“运动处方”指导老人合理饮食、科学运动。
在长期开展的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中,着重对老年人群提供优惠服务,优先保障老年人参与健身活动;体育部门还在充分挖掘城市绿地空间的运动潜力,为其增设活动场地和体育设施,街头巷尾、公园湖畔、广场商场开辟出越来越多的健身地点,南宁“10分钟健身圈”初见雏形,老年人“健身去哪儿”的问题逐渐有了清晰的指向。
在运动条件不断完善以后,健身指导将是下一步重点。陆兴南说,近年来老年人体育锻炼需求明显提升,而随着这个群体涉及的运动项目不断增加,还需要进一步宣传科学锻炼的理念,“不是运动量大就是好的锻炼,不同年纪都有对应的科学健身方法,要有的放矢、量力而行,才能更好地展示老当益壮、老有所乐的精神面貌。”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李思叡(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