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实测证明:冬天热车并不能降低油耗!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相信不少人在冬天启动爱车时,都有“热车1分钟”的习惯,即车辆启动后让车停在原地,让发动机在怠速工况下,运转1-2分钟,然后发动爱车。“热车”素来被公认为“爱车”行为,能大幅降低油耗。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目前传统汽油发动机仍需要靠“热车”来提升状态吗?

有人专门测试一番,情况如下,用一辆搭载1.3T发动机的车辆作试验品,这种市面上主流的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具有参考价值。测试全程,保持匀速。

测试分三天进行,第一天,广州环境温度是13.2℃,第二天是12.8℃,第三天是13.4℃,相差不大。比起北方,13℃并不算低。但在广州,13℃带来的“体感”是相当的冷。第一天测试“热车1分钟”之后的行驶油耗,第二天测试“热车2分钟”的油耗,第三天则是“不热车”。数据记录点选择在行驶5公里和行驶10公里处

结果是,第一天,先清零油耗记录,再冷启动车辆,发动机转速一下子攀升到1400转,怠速运转45秒后,发动机会回落到800转。假如你一直盯着转速表,会发现指针会有一个明显的回落。出发前,用测温计测量了发动机缸体的温度,已经攀升到43.5℃。在行驶5公里测得的百公里油耗数值是6.7升/百公里,而在行驶10公里处,油耗滑落至6.5升/百公里。

第二天,相同的车辆,相同时间,相同测试线路。热车两分钟后,发动机缸体温度增加到73.2℃,5公里测得的百公里油耗数值为6.9升/百公里,略高。行驶10公里测得油耗为6.7升/百公里。

第三天,不热车,出发前,发动机缸体温度是12.5℃,比环境温度还要低一点。然而,5公里测得的油耗数值是6.5升/百公里,行驶10公里则是6.4升/百公里。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发动机各个零部件本身就有一层润滑膜,“不热车”也可以直接进入工作状态。而“热车”时,车辆处于怠速工况,怠速工况下的油耗是发动机所有工况中最高的。


今年,由于“机油液面”升高,东风本田、长安汽车先后召回车辆。那么,给足“热车”的时间,机油液面是不是就不会增高?此次测试,还专门留意了“热车2分钟”和“不热车”的机油液面高度,两者没有任何不同,至少肉眼看不出来。当然,广州的气温比较高,远不能达到低温测试的标准。

热车的主要目的是提升水温,提高机油温度,让发动机进入到工作状态。热车能够让机油达到最佳的润滑效果。从这个角度上看,尽管“热车”不能降低油耗,反而会有所增加,但对于提升发动机寿命,还是有一定的帮助。在冬天,在长时间闲置之后,再次启动,“热车”还是有必要的,但时间不用太长,“1分钟”已经是极限,再长都是浪费燃油了。

其实,随着技术升级迭代,尤其是发动机可靠性的提升,“热车”完全可以省去。不管是什么地方,不管是什么气温下,可以启动之后,立刻驶离,无需等待。

来源丨广州日报

值班编辑丨莫国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