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南宁医院手术室里上演“3D大片”,做外科戴上3D眼镜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当电影进入“3D时代”,鼻梁上多出来的一副3D眼镜,带来的是更刺激、酷炫的感官体验。同样,当外科医生戴上一副3D眼镜,带来的也是革命性的改变。近年来,3D腹腔镜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胃癌、肠癌等消化道癌症的治疗。


近期,桂林的李先生不明原因便血6个月,入院检查后被确诊为直肠癌,更糟糕的是,肿瘤距离肛门只有五六厘米左右,接受传统手术,极可能无法保肛,也就是说,他将变成一名“造口人”,“下水道”改道到肚皮上,身上永远挂着一个排泄袋。

怀着最后一丝希望,李先生来到自治区人民医院寻求帮助。

在该院胃肠·外周血管外科,医务人员根据李先生的情况,为他制订了3D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案。

跟传统的2D腹腔镜不一样,手术过程中,医生是带着3D眼镜进行手术的,腹腔镜进入体内拍到的影像在专用监视器上呈现出逼真的3D立体图像,就像看3D电影一样,各种细微结构都层次分明,图像清晰。

在先进技术的辅助下,李先生的手术非常成功,并如愿以偿地实现保肛,术后8天顺利康复出院。他是众多3D腹腔镜微创手术的受益患者之一。

该院胃肠·外周血管外科和广西微创手术中心副主任钟晓刚博士介绍,3D腹腔镜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进入患者体内的两个腹腔镜微镜头,各自拍下腹腔内图像,通过高性能摄像主机合成,在专用监视器上呈现逼真的3D立体图像,完全再现人体内的真实情况。手术医生佩戴偏振3D墨镜,就会看到组合起来的立体影像,如同电影院里看到的3D电影。

常规的2D腹腔镜只能展示平面图像,无法呈现物体在真实世界中的自然深度感,医生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不断修正平面与现实之间的差异。相比之下,3D腹腔镜可谓是“升级版”,它的放大效果更高,立体感更强,尤其是在精细结构的暴露上优势明显。对于一些比较复杂、要求比较高的手术,升级版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比如胃癌、肠癌的根治术,手术过程中需要清扫淋巴结,很多淋巴结是长在血管表面的,需要把可能转移的淋巴结都从血管上剥离下来,否则可能成为今后复发或转移的隐患。这时,对器械的要求就更高。2D腹腔镜的放大倍数不够,而且缺乏立体感,淋巴结和血管之间的结构反映得不够清晰。3D腹腔镜则放大倍数更大,立体感更强,主刀医生能更准确地辨认这些结构,比如某个组织也许只是一个筋膜,而不是淋巴管或血管。如此一来,更有利于精细解剖,能够更好地保护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降低发生副损伤、出血等的风险。

据了解,该院胃肠·外周血管外科是广西重点建设学科——广西微创手术中心的挂靠科室,也是广西消化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主要组成科室。3D腹腔镜有助于“经验外科”向“精准外科”模式的转变,使手术医生能胜任更高难度的操作,实现更快、更准的手术操作,减少并发症,从而使更多的肿瘤患者获益。

来源 | 南国早报记者 张若凡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