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后果很严重!近期在南湖公园有这种行为的人,不要再继续了!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近日,有读者反映,南宁市南湖公园碧湖路的小竹园里,这段时间不时有市民采摘竹笋。 

5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现场,看见一名女士提着一个环保袋,在竹园里钻来钻去采摘竹笋。 这名女士说,以前她不知道这里面有竹笋,前些日子她到这里散步,看到不少人挖竹笋并带走,于是就跟着挖,拿回家做菜。 


另一位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 她常到竹园附近散步,近段时间各种品种的竹子相继长出竹笋,她经常看到有人来采摘竹笋。

张女士认为,公园里的竹林是城市景观,属公共财产, 私自摘走竹笋,既不文明也破坏公园的生态环境。 


南湖公园园容管理科副科长吴慧琨介绍,每年这个季节偷挖竹笋的现象都比较突出,最严重的就是碧湖路的小竹园,那里种植的竹子品种多,竹笋也多。不过,这些景观竹看起来跟土生土长的竹子差别不大,实际上是人工种植的,按规定任何人不能私采——一方面它们属于公园景观;另一方面为了竹子的生长,每年都要采取相关措施来做养护,喷药施肥,长出来的竹笋不适合食用。 

目前,公园昼夜有保安巡逻,发现偷挖竹笋者,首先以教育为主,对屡次不改或情节严重的,保卫科会按照公园管理条例加以处罚。有的家长带小孩到竹园玩,小孩不懂事可能会采摘几根竹笋,类似这种情况,园方希望家长提醒并教育孩子。

新闻知多点

尽管《南宁市公园管理规定》禁止在公园内爬树、捕捞和采摘等活动,但仍有不少市民无视禁令和安全,在公园内找知了、抓泥鳅、摘果实,忙得不亦乐乎。

1.深夜摘果、捉知了

2016年7月15日深夜11时,记者在人民公园白龙湖附近看到一名男子持手电筒,爬上足有10米高的一棵苹婆树上,摘取着成熟的果实“九层皮”果。同事不断地将一些果实往地上扔,两名女子在树下提着袋子,打着手电筒捡拾。公园保安发现后前来劝说,这3人才离开。


当晚,就在这两女一男忙着摘果时,在人民公园白龙湖畔,另外一群人则正手持铁钎和手电筒,忙着捕捉一种叫金蝉的知了幼虫。

这些人告诉记者,为了捕捉金蝉,他们不仅走遍了南宁几大公园,还去了老虎岭水库等金蝉可能出现的地方。还碰到过在野外捕捉金蝉的广东同好。

▲网络配图

2.只为爱好 捕捉泥鳅
在南宁居住的吴女士告诉南国早报记者,前几年,同姓老乡在南宁有了孩子后,便请其父亲来前来帮忙照看。
偶然一天,吴父发现家旁边的南湖竟然有泥鳅游动,于是他回老家带来了竹笼,等夜深人静时,悄悄将这些竹笼放上诱饵沉入湖里。而且他渐渐地在某河段发现了泥鳅聚集水域,从此,下笼后常有收获,老人家更是乐此不疲。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