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自治区环保厅、工信委主办的广西深化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研讨会在南宁召开。研讨会总结了第三方治理的阶段性成果、经验及存在的问题。与会人员认为,为确保广西生态环境名片不变质、更出色,急需引入“环保管家”治理。
据介绍,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排污者通过缴纳或按合同约定支付费用,委托环境服务公司进行污染治理的新模式,即污染者付费,第三方治理。
尽管广西环境质量保持良好,但也存在问题和不足。去年中央环境保护第六督察组在广西督察反馈意见就明确指出七大类37个问题,其中与污染第三方治理有关的问题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新增排放量依然大,污染减排压力较大。大多数工业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些已建成的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无法保证设施正常运行。据初步调查,目前广西仍有63个园区没有建污水处理厂,其中列入国家级考核的自治区级以上园区有13个。2017年底要完成这些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非常艰巨。这些存在问题的解决,急需环保企业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撑。
同时,2017年广西将开展为期三年的水、气、土等环境问题大治理,这个阶段需要第三方治理力量提供污染防治和清洁生产的综合服务和解决方案。
来源|南国早报记者 陆月玲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