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是中国房颤日,“关注心房颤,远离脑卒中”是中国房颤日永恒的主题,这说明房颤是引发中风的一大隐患。当天,广西首个房颤门诊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诊,自治区人民医院组织了主题义诊活动。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曾志羽介绍,心房颤动发病率较高。目前中国房颤的成人患病率平均为0.77%,且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急剧升高,在7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已接近10%。
然而,目前中国房颤防治水平不容乐观,大众对房颤的知识知之甚少,甚至专业的心血管医师对房颤的诊疗也存在误区。该院建立房颤门诊,一个重要的目的是探索房颤患者的规范化管理。房颤门诊的医护人员将采用视频宣教、和患友互动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房颤科普教育,并与社区医院对接,为房颤等众多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及时、规范的医疗服务。
在自治区人民医院的义诊活动上,几位老年人忧心忡忡地向专家咨询房颤会不会引发中风。该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覃绍明表示,这种担心并非多余。研究显示,房颤患者的卒中(俗称中风)发生率是非房颤患者的5倍。
这是因为房颤发作时,心房内的血液无法被完全泵出,血液淤积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随血液流入脑部血管,从而引起中风。目前,我国中风患者中,大约20%是由于房颤导致的。
因此,专家提醒公众重视房颤的防治。房颤的症状通常是心跳明显加快且紊乱,体现为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导致晕眩、呼吸困难甚至晕厥。但也有很多患者平时无明显症状,更易被忽视。心电图能捕捉到房颤的蛛丝马迹,24小时动态心电图能进一步判断房颤是阵发性还是持续性。因此,定期体检是及早发现房颤的有效手段,如已患病,最好在阵发性房颤阶段就积极干预治疗,以防发展为慢性持续性房颤。
什么是房颤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时,心房内激动传导的方向不一致,频率快而且不规则,使心房丧失了有效的收缩功能。患者感觉心跳快且不规律。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张若凡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