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分数是在什么环境下评出来的?如何避免评卷老师打分尺度不一?一篇作文,评卷老师看个开头和结尾就给分?6月14日上午,南宁市的部分考生和家长代表带着疑问,与十余家新闻媒体记者一起,受邀参观了广西2017年普通高考评卷点。据悉,今年评卷工作预计6月20日左右结束,6月23日左右完成考生成绩合成工作,并向考生公布成绩。
主观题由系统随机派发给老师
14日上午,记者一行穿过警戒线,经过金属探测仪检测,确保没有携带电子设备后,才得以进入评卷点。
6月7日下午,在结束上午语文科的考试后,全区各地考生的答题卡就被陆续运往评卷点进行扫描。今年广西普通高考统考考生约有30.5万人,答题卡约122万张,经过80名工作人员不间断地扫描,至6月11日下午,顺利完成了所有答题卡的扫描工作。
扫描后,考生客观题答卷(2B铅笔填涂部分)内容将直接录入数据库,并由评卷系统自动判断对错,生成客观题成绩;主观题则按题组被切割开来存放,评卷系统会对数据库中的答题卡图像进行加密和编号,随机派发给不同的评卷教师阅改。
评卷老师考试合格才能上岗
不同的老师评卷,怎么确保大家的评分标准一致?6月9日~11日,我区共进行了3天的试评工作,是为了给各学科制定一个统一的评分标准。
语文评卷组组长李乃龙介绍,试评阶段,语文学科共选出100多人参与试评,他们90%以上都是教授或副教授,此外还有部分人是经验丰富的大学讲师和中学老师。在教育部标准答案的基础上,老师们根据广西考生答题情况,制定出更细化的评分细则。
今年,广西选聘了2300名评卷教师,为了确保评分准确,每位老师只负责评一道题。12日上午,所有评卷老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培训,力求吃透各自所负责考题的评分要求。所有评卷老师都要考试上岗,如果打分的误差与专家评分相差太大,要学习后重考,直到合格。今年,语文评卷组就有老师始终掌握不好打分尺度,被调到默写组评分。
评卷误差将会得到及时仲裁
为尽可能减少评卷误差,广西一直以来都对分值较高的主观性试题实行“双评”。双评是指同一份试卷,会随机发给两位老师评分。如果两位老师的评分没有超出设定的误差值,则取二者的平均分;如果超出误差值,系统会自动将该份试卷发给第三位老师评阅,再取误差最小的两位老师的平均分;如果三位老师的评分都超出误差值,则交由学科评卷组指定的骨干评卷教师进行仲裁。地理评卷组组长卢远介绍,今年地理学科已经全部实现了“双评”。
不仅如此,广西还维持了较高的评卷复查率。复查中发现的与原评卷教师不同的评阅意见,各学科评卷小组组长将进行裁决、及时纠正,以减少误差,还会考查教师对同一答卷今天与昨天评分的宽严度是否一致。
评卷太快太慢都不行
“评卷数量不是越多越好,评卷速度也不求快。”广西招生考试院普通招生处处长涂第东介绍,事实上,各学科组都根据评卷总量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进度表,在完成工作进度的前提下,评卷教师的工作量也受到了质量控制组的严格控制。
以语文学科组为例,评卷教师每天只需完成规定份数的评卷任务,这就避免了疲劳阅卷。
考生和家长代表参观高考阅卷现场。 南国早报记者 苏华摄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 蒋晓梅 通讯员 杨娜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