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手机上动动按键就搞定,广西这家医院挂号缴费查结果全不用排队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挂号、候诊、缴费、检查、医保结算、缴纳住院押金……以往上医院看病,以上每一个环节都少不了排队,患者就医体验因此大打折扣。如今,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重视改善患者的就医感受。这不,自治区人民医院就在手机上搭建了一所“智慧医院”

患者可在自助机上自行打印CT、X 光检查等胶片报告。自治区人民医院供


就诊方便快捷
预约看病缴费,一部手机可“通关”

近日,记者跟随南宁市民覃女士,体验了一把“智慧医院”的便利。3天前,覃女士用手机关注了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微信公众号,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的预约挂号功能,预约了内分泌代谢科钟玫医生的号。

记者看到,在微信公众号的预约界面上,预约时间能精确到分钟,覃女士选择了上午10时10分这一时段的号。预约成功后,覃女士很快就收到了医院发来的消息:“按预约时间,提前20分钟到现场确认后即可候诊。”

于是,覃女士提前20分钟到了内分泌代谢科的分诊台,出示预约信息后,护士将她的信息纳入到候诊队列里,马上就在叫号平台的大屏幕上看到了覃女士的名字。大约等待了20分钟,就轮到覃女士就诊了。

根据覃女士的病情,医生开出了检查清单。此时,覃女士手上拿到了一张“门诊就诊指引明细单”,上面清楚地写明了几项检查的名称、费用,以及每项检查需要到几楼的什么地方去做。覃女士用手机微信扫一扫“明细单”上的二维码,就完成了检查项目的自助缴费。按照这张“明细单”的指引,她很快完成了检查。

随后,覃女士找到了门诊各楼层设置的自助机,刷一下就诊卡,屏幕上显示,她的两项检查结果已经出来了,于是她直接在自助机上把检查结果打印出来。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开了药,覃女士再次用手机微信缴费后拿药。至此,覃女士的整个就诊流程几乎都用手机完成了。

据了解,这就是自治区人民医院近年来以改善病人就医体验为出发点打造的“移动智慧医院”,让病人在医院的等待时间变短,就诊流程更便捷。

服务更加便民
患者自助预约挂号,就诊省时省力

大医院的挂号难一直为市民所诟病,为此,自治区人民医院积极探索和开展多种形式的预约挂号服务,目前有微信、电话、网络、支付宝、诊间、护士站、APP、自助终端机、电视等9种方式15种预约途径,市民可提前7天预约,预约号源统一号池管理与动态调配。该院是全区率先实现预约时间准确到分钟的医院,仅2016年就有近85万人次通过预约挂号就诊。

患者就诊过后,会拿到一张“门诊就诊指引明细单”,上面列有医生开出的检查项目、药品种类及费用价格等,患者能明明白白地看病消费。患者还可以用手机微信或支付宝扫描“门诊就诊指引明细单”上的二维码,直接缴纳门诊检查及药品等费用,或通过收费窗口的“当面付”、门诊迷你自助缴费机等用微信和支付宝缴费,不用再去人工窗口排队缴费。

看病检查,患者等结果、拿结果往往也很耗时。为此,该院在门诊配备了40多台自助打印机、近30台自助终端机,除实现预约挂号、查询、缴费外,患者还可以在这些机器上自助打印心电图、B超、X光、CT、核磁共振、病理检查报告单和胶片等,还可自助打印门诊费用发票和门诊费用清单。2017年4月,该院又推出了包括普通X光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等检查在内的“电子报告”及“影像原图”手机查询服务,让患者查看检查结果更便利。

 “智慧医院”里还有“智慧药房”。患者就诊缴费后,如果要到药房取药,只需根据缴费单或手机缴费凭条上的说明,到门诊“智慧药房”相应的窗口取药即可。门诊“智慧药房”已实现药品传送自动化、配药智能化,降低了发药工作的出错率,解决了取药等候时间长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取药效率,缩短了患者的就医时间。

医院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努力提供形式多样的温馨的便民服务。门诊各层设置有挂号台、收费窗,并配置有饮水机、轮椅、自助售卖机(售卖水、饮料、面包等)、自助办卡机、手机充电站、爱心哺乳区、婴儿整理床、儿童游乐场等。

带来全新体验
“互联网+医疗”搭建移动智慧医院

 “互联网+”是这两年很火的概念,当医疗服务也用上“互联网+”,那对患者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在自治区人民医院,运行着南宁智慧社保“诊疗一卡通”自助平台。患者看完病后,通过手机APP或自助机,就能完成医保缴费结算。跟常规的程序不同,到了缴费环节,医保患者不用再到医保窗口排队,在手机上点击社保卡里的个人账户,马上就能完成支付,直接到药房取药。如果医保个人账户余额不足,还可以使用支付宝等第三方平台支付费用。

近年来,该院运用“互联网+”的各类技术,不断拓展“智慧医疗”的外延和内涵,在广西率先实现微信、支付宝、APP等集预约挂号、缴费、查询、提醒服务及管理为一体的“移动智慧医院”,截至2017年5月31日,通过微信预约挂号的有37.6万人次,门诊缴费28.4万人次;通过支付宝预约挂号的有6000多人次,门诊缴费9.6万人次。

实际上,“互联网+”的作用还远不止如此。它不仅仅是让一家医院的患者享受便利,更是为广大的群体服务。

优质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城市里,基层群众想找专家,还是得跑远路。为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方便群众就医,减轻群众负担,自治区人民医院牵头组建广西首个跨区域医疗联合体,多位临床专家受聘为基层医院的技术主任。

在此基础上,该院牵头打造的“广西互联网医院”平台,实现基层医生与专家之间、专家与患者之间的互通,通过互联网实现预约挂号、在线问诊、远程会诊等功能,为全区探索“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和多点执业等医改新政提供新模式。“广西互联网医院”平台启用一年来,已上线专家团队68组、医生1400余人,并拥有注册用户患者13万,累计服务人次已达48万。

与此同时,该院还建成了广西首个远程心电诊断、远程病理会诊、远程胎心监护等多个区域协同信息平台;该院肾内科牵头57家医疗机构成立广西首个专科医联体;该院康复医学科、眼科、神经外科分别牵头56家、81家、119家医疗机构成立专科医联体或联盟。

为了解决异地患者的医保结算难题,该院除了与区内各地医保开通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服务,还与省外多地新农合开通了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便民服务。

据悉,该院与腾讯公司签署了“互联网+智慧医院”战略合作协议,就包含了合作建设“互联网+医联体协同体系”的项目,这些都有助于推进分级诊疗工作的落实,让有限的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到更大的范围。

改善就医感受
为患者开展心理关爱等公益服务

疾病的治愈不仅仅是靠药物、手术,心理、生活上的关爱也至关重要。自治区人民医院在全区医疗卫生系统成立首家以多方合作为基础的社会工作暨志愿服务工作部,为患者开展门诊导医、心理关爱、生活互助、文明倡导等服务。

社工部目前招募志愿者近5000人,其中医院内志愿者2000人,高校志愿者近3000人,社会志愿者36人。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项目14项,致力于改善患者的就医感受,为患者带去心灵的抚慰。

目前,该院社工部已成为广西大学、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教学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基地,积极探索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和志愿者服务,运用“两工联动”模式,成为广西医疗志愿服务创新发展的里程碑。

作为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直属的最大公立医院,该院还肩负着重要的社会公益责任,尤其在投身医改、对口支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6年5月,受商务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委派,作为全国五家、广西唯一一家参加“非洲光明行”项目的医院,该院组建医疗队远赴非洲科摩罗执行“光明行”任务。眼科专家们共为当地居民实施537例白内障复明手术,并培训当地医务人员,留下了一支医疗队。

自治区人民医院在医疗技术、改善服务、就医环境、公益工作等方面得到公众的认可。近三年来,该院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2015全国改善服务创新医院”“2016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全国优质护理服务表现突出医院”等荣誉。

此外,在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南国早报承办的“广西医疗服务百姓口碑榜(南宁)”评选活动中,该院同时入选综合实力榜、医德医风榜、就医体验榜、公益先锋榜四个榜单。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 张若凡 通讯员 谭德军 张明英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