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白衣天使经常要在危急情况下接生,这就要求急诊科医生练就“快手”,在几分钟内就要完成一例剖宫产手术。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的专家告诉记者,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高龄产妇越来越多及其他高危因素增多,危重孕产妇呈增多趋势,产科有从单纯的生理性产科往病理性产科发展的趋势。
危重孕产妇病例越来越多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主任王彩珊向记者说起了一例紧急剖宫产病例。去年,该院接收了一位从乡镇卫生院送来的危重产妇。产妇因自发性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停止呼吸,当时已气管插管,靠人工呼吸转运上来。当时检查胎心音存在,但产妇随时会心跳停止。来不及把产妇送手术室,只能紧急在急诊科的推车上完成了剖宫产手术。两三分钟后,孩子出生,哭声洪亮,一切正常。王彩珊说,孩子晚几分钟拿出来,也许就性命不保,整个抢救过程堪称生死时速。
王彩珊已当了27年妇产科医生,她说,近年来,她遇到这样危急的病例越来越多。今年6月初,该院产科接诊了一位产妇,为重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率只有40次/分,随时有心脏停跳的风险,患者需要马上安装心脏起搏器。可还没来得及做心脏手术,该患者就临产了。“回想起来,整个抢救过程也是惊心动魄,争分夺秒。”王彩珊说,6月3日一大早,整个医院心内科、产科、ICU等多个科室联动,紧急做了剖宫产手术,最终产妇安全生下一个3公斤多重的男孩。
类似的病例,王彩珊还可以列举出很多。正常的剖宫产,准备麻醉等过程都需要半个小时。而在危急情况下,可没有这么多时间准备,从决定做手术到孩子出生,甚至只能在几分钟内完成,从绿色通道直接送上手术台,只求以最快的速度把孩子拿出来。
产科医生要求越来越“快手”
据了解,随着我国二孩政策放开,高龄产妇人数与日俱增。怀孕难或者怀孕后有问题的情况也越来越多,特殊病人在产科出现呈增多趋势。
王彩珊表示,妊娠会增加心脏、肝脏等多个器官的负担,如果产妇原来就有基础疾病,那么怀孕时身体会难以承受,就会产生并发症。比如母亲为了适应胎儿的情况,血液性质发生改变,血栓容易形成,堵在肺部就变成肺栓塞等。
脐带脱垂、凶险性前置胎盘、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这样危急的生产情况在产科也呈增多趋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是我区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之一,每年救治转诊危重孕产妇有数百人。如果说正常情况下,产妇生孩子会有个发动过程,医生还能好好准备手术。如今,越来越多的危重孕产妇出现,要求产科医生越来越“快手”,很多危重孕妇来不及送进产房,在急诊科就生了,产科医生“锻炼”成了急诊科医生。
一线工作人员“充电”应对
随着高危孕产妇的人数增多,一线的医务人员压力也越来越大。目前,针对高危孕产妇的管理与诊治也引起了政府及各级医疗机构的重视,提高产科医务人员对产科危重症的识别、处理及急救能力的工作也开展起来。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是2017年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今年6月10日,由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主办的2017年广西医学继续教育项目“产科危重症的救治暨产前诊断培训班”举行。培训班邀请了来自广西、广东、四川、南京等区内外的9名妇产科专家,分别从高危妊娠监护及预防产后出血、危重孕产妇抢救护理技术、凶险性前置胎盘处理、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诊治、地中海贫血防治等方面做了讲解。该培训班面向全区,原计划120人参加,结果得到了来自全区百家医院的积极参与,报名总人数有近500人。由于场地所限,最终只能接受全区各级医院260人参加培训班学习。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 佘鸿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