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收到450元爱心款,朴实的她不知怎么表达,连声说“很感谢”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对于许多人来说,几百元钱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贫困家庭来说,几百元除了可以减轻家庭负担,其中包含的温情更是沉甸甸的。

平果县榜圩镇男孩黄嘉维,就读小学二年级。他的父亲患癌去世,一家人为父亲治病导致家中债台高筑,姐姐中专毕业刚找到工作,母亲在家务农,农闲时打点零工养家糊口,家庭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黄嘉维的困境经过南国早报爱心驿站刊登后,得到了爱心人士的关注。张先生资助他150元,曾先生委托朋友资助了包括他在内的4名学生,每人300元。

▲网络图片

“有两个好人资助,一个给了150元,一个给了300元,都收到了,很感谢很感谢很感谢……”8月13日下午,黄嘉维的妈妈说,她用的是老人手机,会接会打,但不会发短信。她说,收到钱后,她打算找人帮自己给这两位好心人发短信表示感谢,但因为文化水平低,她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谢意,只好作罢。

黄母说,自从丈夫走后,她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当时女儿还没有毕业,遇到的困难不知道该向谁诉说。她没有什么文化,做清洁工辛辛苦苦一个月,也拿不到多少钱,除了房租和孩子的伙食费,几乎不剩什么钱。为了多挣点钱养家,她白天做工虽然已经很累,但晚上还要做些手工活补贴家用。“真的很感谢很感谢,这些钱对我来说已经很多了。从不认识的人突然给钱帮助我们,真的让人很感动。”

这些天,两位年届八旬的老人也很关心爱心驿站刊登的贫困学生。

博白的赵先生今年80岁,他关注了4590号韦永江、4591号陈芊扦、4593号陆思羽三名学生。几天后,他资助了韦永江和陆思羽每人100元。他说,已经收到两名学生家长和老师发给他的感谢短信。另外一名学生,因为家里没有电话,要等到开学才能联系上,“请放心,等开学后我再资助他”。

南宁的吕女士今年已80多岁了。一个星期前,她致电爱心驿站关注4595号周小钰姐妹。她说,她的女儿是卖服装的,贫困家庭的孩子可能很少买新衣服,除了资助一些钱,她还想给这姐妹俩寄一些新衣服,“我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这几天我挑选了一些新衣服,但我不会寄,要等女儿有空时才能去寄,让孩子们别着急”。

本期求助名单   爱心热线 13877135193

(本期名单由蒲公英助幼爱老服务中心收集,或学生家长写信向爱心驿站提供)

4602号 袁成龙,男,20岁,家住平果县同老乡那录村,就读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二。母亲患精神分裂症,有个妹妹在读中学,父亲一边照顾母亲一边在家务农,低保户,经济拮据。

4603号 袁凤梅,女,16岁,家住平果县同老乡那录村,就读于平果初级中学九年级。4602号袁成龙的妹妹。

4604号 周聪,男,14岁,家住田林县乐里镇新昌片,就读于田林县初级中学九年级。父母离异,跟父亲生活。父亲体弱多病,2013年下岗后找不到工作,药又不能停,积蓄花光还要借钱,家里还有80岁的爷爷需要照顾。

4605号 黄雨彤,女,14岁,家住平果县马头镇同仁村,就读于平果初级中学八年级。母亲过世多年,父亲在外打工维持家里开支,去年因病回家务农,奶奶也经常生病,有个妹妹也在读书,家庭收入微薄,生活压力大。

4606号 陆佳语,女,14岁,家住平果县城西街,就读于平果初级中学八年级。父亲因病过世,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体弱多病,为了生活打点零工,无固定收入,生活困难。

4607号 罗珊珊,女,13岁,家住兴业县高峰镇麻畲村,开学后将就读高峰初中,弟弟和妹妹在读小学。父亲2012年因病去世,第二年母亲改嫁,一直没有联系。现跟年过六旬的爷爷一起生活,爷爷身体还算硬朗,种点水稻尚能解决米饭问题,低保户,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日子过得艰难。

4608号 罗洪添,男,11岁,家住兴业县高峰镇麻畲村,暑假过后读小学六年级,成绩优秀。4607号罗珊珊的弟弟。

往期结对情况

4573号 黄华昭——杨女士资助500元。

4584号 潘胡乐——柳先生资助400元。

4590号 韦永江——赵先生资助100元。

4593号 陆思羽——赵先生资助100元。

4595号 周小钰——曾先生资助300元。

4596号 周秋丽——曾先生资助300元。

4598号 黄嘉维——张先生资助150元;曾先生资助300元。

4600号 韦香锋——曾先生资助300元。

4597号黄娴雅、4599号苏月婷、4601号马海丽暂时未获资助。

来源|南国早报记者王世杰 实习生申正章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