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难,最难的是在三甲医院看病。“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面对这样的现象,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五象医院院长甘振钊表示,当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二级医院也可以完成“高难度”治疗时,患者就不会只去挤三甲医院,看病难的局面也就有望得到改变。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五象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正式开科,提升了良庆区整体医疗技术水平
推行分级诊疗制度
让病人在家门口看病
与其他城市一样,南宁市也存在着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作为首府,自治区级医疗机构大多设在南宁市中心城区,优质医疗资源集中于省级三级医院和市级医院;基层卫生资源短缺或配置不到位。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五象医院位于大沙田片区。“这片区域常住居民和流动人口都很多,医疗需求非常大。”五象医院院长甘振钊说,让大家都去三甲医院看病,这不现实。如果能把一部分病人留在家门口的二级医院看病,省钱省事。
为了把更多的居民留在家门口的医院看病,五象医院在这两年正大力提升“内功”,从最开始只有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四个科室,到现在内科就分出了内一科(包括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专业)和内二科(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肾病学专业)。今年5月,又将妇产科进一步细分为妇科、产科。
良庆区首个ICU开科
二级医院也能完成“高难度”
7月6日,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五象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正式开科。此前,良庆区的所有医院都没有重症监护病房。“随着业务量增加,对危重病人的抢救随时会出现,没有ICU,心里是没底的。”甘振钊告诉记者,尽管可以送到总院去,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重症监护病房由五象医院筹备一年、投资500多万元建设。重症监护室的投入运行,使良庆区的危急重病人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及时专业的救治,赢得抢救时间,大大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也全面提升了良庆区整体医疗技术水平。
当二级医院能完成越来越多“高难度动作”,能给片区居民看的病就不光是发烧感冒,也可以是疑难杂症。
甘振钊是心血管方面的专家。他在良庆区率先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及射频消融术。在过去的一年里,五象医院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术130余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50余例。
五象医院的无痛胃镜和无痛肠镜诊疗技术、电子宫腔镜和电子腹腔镜治疗妇科疾病、微创外科手术、各种骨科大型手术,颈、腰椎间盘切除术等多项技术,在辖区内具有优势。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患者不用再挤大医院
中心呼叫、集中供氧、中央空调、手术室层流系统、电子处方、门诊就诊呼叫排队系统……如果不是在五象医院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是一家二级医院的配置。
除了硬件设施,医生的水平也备受患者关注。
“我们这里每个科室的主任都是来自总院的骨干。”说起这点,五象医院综合办主任陈一杰挺自豪。比如,五象医院儿科就是一个“高配置”的科室,拥有四名副高职称的医生,都是总院来的技术骨干。除了能应对常见的儿科病外,儿科主任还是脑瘫儿童康复治疗的专家。
在大医院最常见的排长队景象,如今也越来越多出现在二级医院。当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二级医院的医疗水平提升后,附近的居民自然也就不会舍近求远去看病,“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现象就有望改变。如今,五象医院每个月的门诊量达到了3万多人次,住院的病人也比以前翻了一倍。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 佘鸿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