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南宁吃货们,南湖公园10万斤鱼准备上市,收还是不收?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为配合水质改善及每年的湖泊生态维护,8月上旬至9月中旬,南湖公园对湖鱼进行捕捞,预计总量将达到5万公斤以上。湖鱼上岸将去往何方?记者了解到,批发市场和有垂钓需求的山庄,将是它们的归宿。

“好大的野鲮鱼,估计有4公斤!”8月23日,在南湖公园靠近白沙大桥一侧的湖畔,工人们正将渔网里的一条条大鱼往鱼筐里丢。随后,鱼筐被吊上旁边的货车。不远处的湖面上,还有若干个用渔网围起来的“战场”。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通过追、赶等方式将鱼集中到事先布置好的渔网,然后一举捕捞。

▲南湖公园拉网捕鱼,5万公斤湖鱼陆续上市。南国早报记者 苏华摄

南湖的鱼能吃吗?“上世纪80年代,南湖的鱼可是紧俏货。”南湖公园高级工程师陈宗永告诉记者,当年南湖作为南宁市商品鱼养殖基地,每天都有大量的鱼供应市场,而且供不应求,尤其是各种节假日。“当时还成立了捕捞队,一些个体商贩专门来拿货,然后贩卖到市场上。”

上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南湖水质开始受到各种污染,湖面常出现缺氧死鱼,鱼肉也有异味,市民对南湖鱼是否能上餐桌开始产生怀疑。上世纪90年代末,南宁市对南湖进行综合治理,包括清淤、截污等,并每天从邕江抽取大量河水补给南湖,实现湖水的循环流动,对水质改善有一定的效果。

陈宗永表示,南湖清淤后,鱼类逐渐减少。为了治理湖水,南湖公园每年会向南湖投放10多万尾的藻食性鱼苗,如花鲢、白鲢、鲤鱼等,用于“消灭”湖中的藻类,减少湖泊的富营养化。同时,每年根据水质的变化,进行1~2次的捕捞,实现湖泊生态维护。

记者了解到,今年南湖公园将对水质进行全面改善,结合定期捕捞的同时,也把湖中大鱼小鱼全部捕捞上岸。“最大的鱼有4公斤重,生长期估计有3年以上。”据了解,南湖里的鱼类有7~8个品种,由于没有进行任何投喂,它们的食物全部来自水中的藻类,和野生鱼的生活有相似之处。

陈宗永还表示,虽然南湖水质氮磷超标,但是含氮量远远低于邕江,这些湖鱼上餐桌没有问题。

这些鱼会去到哪里呢?据了解,每年捕捞前,南湖公园会进行社会招标,由批发商统一收购捕捞鱼,然后上市销售。在捕捞现场,一位姓陈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天量多的时候能捕捞4000公斤,少的时候只有400公斤,2.5公斤以上的鱼只有30%左右。“当天捕捞结束后,我们就会把2.5公斤以上的大鱼拉到批发市场,剩下的鱼供应给一些山庄,用于开钓。”

据了解,南湖的鱼存湖量约5万公斤,预计9月中旬捕捞结束。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张文卉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