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吗?我们在长虹松柏路口,这里工地发生了坍塌事故,伤亡情况不明……”8月25日下午,南宁急救医疗中心举行卫生应急模拟演练,通过实战突击检查了31家急救网络医院的应急反应能力和救护车装备情况。
急救考验各医院反应速度
25日下午3时整,南宁市长虹松柏路口,检查人员模拟工地民工的身份拨打了120求助,称工地出现了坍塌,需要医疗救助。120调度平台接到信息后,立刻通知了11家急救网络医院。22分钟后,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的救护车最先赶到现场;23分钟后,仙葫医院和自治区妇产儿童医院也赶到现场。这是否意味着四医院的反应速度最快呢?相关负责人称,一般来说,市民呼叫120后,调度平台是第一接警人,他们会把单就近派给相应的医院。由于派单时间分先后,会略有差异,调度平台派单的时间在系统中也有记录,并且要求急救车在接单后5分钟以内出发。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接到派单后,17分钟赶到了现场,是这一组中反应最快的医院。
突击检查急救装备
到达现场后,医护人员才知道是监管部门模拟演练,并且进行设施设备和医药配备的突击检查。只见检查人员打开车厢,在相应的位置寻找供氧设备、心电图机、呼吸机、复苏面罩气囊、喉镜、气管插管器材……又打开药箱,检查备用的药品和耗材。“这个头部固定呢,怎么没有看见?”检查人员向医护人员核实后,将此记录下来。
记者在现场看到,检查的内容还包括了车况,比如车辆是否有清晰的急救标识、是否有灭火器等安全设施,警灯、报警器、行车记录仪、对讲机等是否可以正常使用。“一辆车的安全决定了救护的万无一失,如果救护车本身存在问题,关键的时刻掉链子,那怎么保障急救呢?”南宁急救医疗中心主任阳世雄说道。
确保有能力应对突发事件救援
阳世雄称,南宁常有一些大型活动举办,如“两会”等,其间若发生大型突发事件,有大量人员受伤需要医疗救援,南宁的急救医疗是否有能力及时到达,急救水平如何,装备是否合格都要经得起考验,因此开展了这次医疗急救演练。为了避免演练同时调动全市各医院救护车,影响日常院前急救,此次检查分三个批次进行,合理对分布在各个城区的医院进行检查。
据悉,本次参与演练的有31家院前急救网络医院(区直11家、驻邕部队2家、市直13家、城区医院2家、民营医院3家),南宁急救中心将根据检查结果来判断各医院院前急救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李俭芹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