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朋友圈“保命指南”好可怕,男子服下这药险丧命!你家也有…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据国家药监局统计,我国每年有250万人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每年约有19.2万人因药害失去生命,死亡率高达7.68%。药可以救人,也可以“杀人”。身体不舒服,也不能乱吃药!吃错药,后果很严重……

武汉亚心医院重症监护室外,24岁的小崔哭红了眼。她的父亲突发最凶险的主动脉夹层,却听信朋友圈里的“保命指南”服下阿司匹林,结果……


1.男子服下阿司匹林险被夺命


9月29日深夜,小崔的父亲崔先生在家时突发胸痛,直冒冷汗。他突然想起之前看到的一条朋友圈微信,文中称:

心脏病发作在睡眠的时候,60%的人没有再醒过来,但剧烈的胸痛足以把人从沉睡中痛醒。如果有上述状况发生,立刻口含两片阿司匹林让它化开,然后喝一点水吞下可以救命。接着立刻联络急救中心,坐在椅子或沙发上静候救护车援助,千万别躺下……

崔先生赶紧找到家里常备的阿司匹林,吃下2颗后,没想到症状不但没任何缓解,反而前胸后背出现一阵阵强烈的撕裂痛。家人见不对劲,立即拨打120将他紧急送医。

医生检查发现,崔先生患的是凶险的主动脉夹层,而此时服用的阿司匹林不仅没救命,反倒成了“夺命药”——

大量的血涌入撕裂的血管,如同一颗“不定时炸弹”,夹层一旦破裂,瞬间就会毙命。


▲网络图片



2.服用不当易成为“夺命药”

近年来,网上曾多次流传阿司匹林可以用于心脏病急救的消息,事实上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因为不同类别的心脏病,采取的急救措施也不一样,在有些突发情况下,阿司匹林还有很多副作用,服用不当就容易成为“夺命药”。 


“目前常见致命的胸痛有三种,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和肺栓塞,三种疾病都会出现剧烈胸痛,患者自己很难准确区分,应在第一时间拨打120。”武汉亚心医院胸痛中心王军主任说,朋友圈里提到的“心脏病”,应指的是以胸痛为典型表现的冠心病和急性冠脉综合征。

未确诊的冠心病患者突发心绞痛或心梗,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有效;

但对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来说,发生急性胸痛应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每隔5分钟共三次含服硝酸甘油片无法缓解,就应该及早拨打120。

3.保护心脏的10个建议

1.警惕压力过大的几个症状。当一个人感到压力时,身体会释放减压物质,所以一般的压力对身体不会造成大伤害。但是当压力过大或长期侵扰身心时,心脏就会被“压”出毛病。如坐立不安、容易流泪、对日常的琐事力不从心、比平常更加犹豫不决、食欲大减、注意力难以集中、睡眠受到干扰等。别把这些症状不当回事,要及时采取行动为身体减压。

2.学会最佳的放松技巧。平躺,双臂轻松地置于两侧,深呼吸几次。接着收紧脚趾头部位的肌肉,数三下,然后放松。按照该方法放松身体的每一组肌肉群,整个过程均要保持深呼吸。锻炼完毕后,深呼吸放松,然后慢慢起身。


3.多吃复杂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复杂碳水化合物富含淀粉和纤维,到达体内后可以缓慢释放能量。全麦食品、谷类食品、糙米、燕麦片、荞麦和土豆都属于复杂碳水化合物。

4.别忽视自己的腹部不适。当心肌疲劳、受损、心律失常等情况出现时,心脏无法获取充足的血液。此时,一些人不会表现出胸闷、胸痛的典型症状,仅出现腹痛、消化不良、腹胀,特别是年轻人,应当注意。

5.抑郁情绪必须“消化”掉。抑郁的原因各种各样,但是如果你的心脏不好,那就更要小心了。统计数字表明,1/4的病人在心脏病发作后会出现抑郁情绪。这样反而对他们的康复不利。所以心脏病人患了抑郁症,应尽快寻求心理帮助。

6.运动比减肥更重要。经常锻炼的人,心血管发病率较低。如果“沙发土豆”每周抽3次时间跑上3200—4800米,就算不能减肥,患病风险也会大大降低。

7.心脏有问题也要锻炼。有心脏问题的患者绝对不是运动的“绝缘体”,心脏会从运动中获益。你所要做的只是寻求专家建议,挑选适合的运动,循序渐进地进行。

8.考虑服用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是近年来心脏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进展。它可以影响胆固醇的代谢,能将危害较大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20%—60%。此外,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较小,能极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9.最好别喝酒。虽然适度的酒精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但一般人很难把握酒量。酒精能直接损伤心肌,令心房扩大、干扰心脏的正常节律,造成房颤。

10.心脏检查不能忽视。如果你的年龄超过20岁,没有冠心病或糖尿病,则需要关注两个重要的指标:血液中总胆固醇水平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一般而言,总胆固醇水平低于5毫摩尔/升比较理想,5—6毫摩尔/升处于临界状态,存在一定风险。如果超过6毫摩尔/升,那么你就要采取降脂措施了。


赶紧转给你身边的Ta!吃药需谨慎啊!


来源丨楚天都市报、生命时报、人民网健康综合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