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南宁交警蜀黍,亲们的脑海会浮现什么样的画面?
是烈日骄阳下
毅然要演奏城市畅通乐章的他们
↓↓↓
毅然要演奏城市畅通乐章的他们
↓↓↓
是风里雨里一直在守护着我们的这些身影
↓↓↓
↓↓↓
或是每一年东博会,都能惊艳世界的背影
↓↓↓
↓↓↓
无论是哪一个角度,哪一个场景,这些画面都是每一个南宁人记忆里最深刻的画面。因为这些光影定格的瞬间,让亲们看见了交警蜀黍为南宁的城市交通发展所付出的点滴贡献。
镜头里的蜀黍很帅很帅……但是,亲们知道,这些帅蜀黍是用什么姿势拍的么?
可能是维持这个姿势,蹲守1个小时以上
↓↓↓
↓↓↓
也有可能是天未亮
就在露台上等待第一抹阳光
↓↓↓
更多的……也许是在大雨倾盆的深夜里,
记录了每一个雨中执勤的身影。
↓↓↓
还有大太阳下,不知自己衣服汗湿多少回,
但却依然坚定的按下快门,
记录着兄弟们烈日站岗的飒爽英姿。
↓↓↓
然而……亲们绝对想不到的是,可以随时随地变换N种姿势拍照的人居然是一位从警31年、从事摄影工作18年的“大叔”——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宣传科民警于宏。
“我一直很喜欢公安交通警察宣传这份工作,觉得这份工作很光荣。每个交通警察都很辛苦,我只希望在我的镜头里面他们是最美、最真的。”
这18年来,他用照片记录下南宁交通的变化
↓↓↓
↓↓↓
2000年的七星路转盘
2001年民族滨湖路口
2008年民族滨湖路口
2017年民族滨湖路口
1999年邕江大桥
2004年第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指挥中心
他用光影定格下了南宁交警18年来
一个个酸甜苦辣的瞬间
↓↓↓
来,让我们一起看看于宏的故事~
跟着故事 跟着人物 捕捉精彩瞬间
——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宣传科于宏
——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宣传科于宏
“新闻图片拍摄的基本技巧就是要跟着故事、跟着人物,这样拍出来的照片才是好照片”聊起摄影技巧,于宏总是严肃且认真的对我们说道。
“叔”是一个亲切又富生活气息的称谓,在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于宏被同事们亲切地叫作“于叔”。他性子随和、乐于助人,总是能给人一种亲切感。
1986年,于宏加入到了交通警察的行列。从警31年,于宏没有过多动人的话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有的只是一颗喜欢摄影、关心同事、默默奉献的心。也因为他的坚持成为了现今的一名交通宣传队伍中的骨干力量,用镜头记录了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发展历程,记录了每一个精彩瞬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于宏曾是一名军人,所谓子承父业,转业后于宏也开始跟随着父亲的脚步,从事公安工作,在1986年加入了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行列。
刚开始他也做着一名交警每天日晒雨淋的工作,每天都要出去站岗、执勤,面对着一个个大大小小的事故,所以他清楚地明白身为一名交通警察的辛苦。1995年,于宏被调到宣传科从事宣传工作,刚开始他进行的是摄像工作,后来由于摄影工作人员的缺乏,1999年开始由摄像转摄影工作至今。
因为他清楚的明白一名交警的艰辛,所以每次外出拍摄他心里总会想着:“要用每个镜头尽可能地记录下他们的艰辛,记录着他们工作中最美的一面”。也正是这种念头,催生了他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不断给自己“充电”。
▲于宏在工作中
“说实话,刚开始从事摄影工作的头几个月我感到压力相当大。”于宏向记者诉说着。刚开始接手摄影工作的他,在此之前并没有过类似的工作经历,工作起来也存在不少困难。
为此他就得多下一番苦功夫,他开始不断学习摄影技巧、构图。同时,通过网上学习、平时大量的翻阅摄影相关书籍和杂志、参加全国公安摄影培训班等方式进行学习。也曾用懵懵懂懂的摄影知识,用笔在笔记本中,分析并记录下每张优秀图片的拍摄用光以及构图,积累成一本厚厚的笔记。
在平时的工作中无论多忙,于宏也总会挤出一定的时间去学习、专研。“因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专研,才能把各方面的知识系统的联系起来,才能把照片拍好”这是于宏最常说的话。
▲于宏身上挂着的相机是他亲密无间的“朋友”
从事摄像工作的18年间,相机成了他每天亲密无间的“朋友”,无论走到哪里,他总是背着一台相机,就这样18年如一日不辞辛苦的进行着。
每隔一段时间于宏都要远行采风一次,十几年下来,中国的名山大川、奇景险境,以及国外的风景几乎都印上了他的足迹,都被记录进了他的镜头。他把每次出行当作学习的机会,他表示,摄影时要考虑的东西比较多,表情、构图等都是每次拍摄的重点,这就需要你不断练习、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认真才能把工作做好
走上了摄影之路,于宏便开始每天拿着相机、跟着领导到处拍摄。而新闻摄影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很枯燥、责任又很重的工作。“新闻摄影工作是比较辛苦的,需要随传随到,很多人都不愿意干,而‘于叔’一干就是18年。从没听他抱怨过。”说起于宏同事们这样评论。
每个大型活动现场也总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中国东盟博览会从第一届到今年第十四届,他从未缺席过一次。每年的两会期间也是他最忙的时候。每次中国东盟博览会于宏都需要进行上千张照片的拍摄。而碰上其他大型活动,如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每年的马拉松比赛、今年的2017环广西自行车赛等,他拍摄的照片还更多。
▲于宏拍摄的作品
活动拍摄完毕后,还要对几千张照片进行筛选,而往往我们简报、新闻用到的也就是几张照片,但是他每次都会仔细、认真地从那上千张照片中筛选出较好的发布出去。
“其他的都还好,如果有连拍的照片,因为照片差别不大,而你要从这差不多的几张中经过比较挑出最合适的一张,就相对困难点,但是现在已经习惯了”说起照片的挑选,他总是轻描淡写。
▲于宏镜头下的历届东博会瞬间
当记者问到,“每次照片使用也就几张,为什么你还要搞得那么辛苦,拍上千张照片呢”。于宏回答到,“活动现场根本容不得你有半点的迟疑,我们要做的是抓拍到每一个精彩瞬间,所以我们只能不停的拍,也只有这样才能将每一次活动的照片拍好”。
无论是夏季的清晨,太阳还未展露笑脸,还是秋日里傍晚夕阳的余辉还未散去,民族朝阳路口、民族滨湖路口以及市区的一些主干道,经常能看到于宏端着相机在拍摄民警执勤的情景。“制作版报、提供给新闻单位的照片说要就要,这就要求平时注意收集素材,随时拿得出手。”于宏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平日里经常利用上下班的时间到路面上拍摄民警的执勤照片。交警的春夏秋冬,酸甜苦辣,风雨寒暑,全都通过他的相机很好地展现出来。
因为拍摄工作,于宏每天上班的时间要比其他人早,下班却比所有人都晚。不管是深夜还是白天,不管是在睡觉还是在做其他事情,只要工作需要,于宏接到通知后,都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单位工作,绝不耽误时间。
▲于宏镜头下的第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交警工作瞬间
为了做好这份工作,于宏几乎以办公室为家。别说去休假旅游,就是走远一点也会随时留意手机有没响起。实在有事需要出远门的话,他就会交代办公室的人,并教他们怎么把照片拍好,以确保每次活动照片的正常使用。
▲照片存档
记者发现,不管是电脑内存,还是单位柜子的储存都已经被18年的照片填满。“其实也不辛苦,只是有些琐碎。”听到赞扬的话,于宏很谦虚地说。
享受着助人之乐
每次提到于宏,办公室里的同事总会称赞到:“于叔是我们科最敬业的老民警,也是乐于助人的好警察!”。他是一名摄影宣传警察,同时也是同事心中的“小棉袄”,“乐于助人”是他坚持的工作准则。他常说:“每天用真心去做一件好事,才使得每天过得很精彩,看到同事在不断前进,是自己工作的最大动力”。
▲于宏与同事们一起接受检阅
他总是不吝啬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同事,“每次听完于叔的教导,我都感觉受益匪浅”办公室里的辅警李南说道。李南也是宣传科的新闻摄影拍摄工作者,每次出去拍摄活动时,于宏都会对其进行言传身教,会提前告知他要拍些什么画面、怎么用光、怎么去构图,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都传授出去。
今年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时候,由于工作的需要,李南也被安排出去拍摄,在出发前,于宏便把一些基本图片拍摄技巧都告知其,提醒他拍摄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同时,在拍摄完回来进行图片的筛选时,从选图到定图也都会对李南进行指导,帮助其不断进步。
▲大型活动休息间隙,于宏和执勤民警一起吃工作餐
每次于宏从活动拍摄现场回到办公室,也会是办公室的电话最忙的时候,每个科室、大队、个人等都会联系他拿照片,电话从没间断过。于宏是有求必应,每次都会不厌其烦地把他们要的照片整理打包发过去,大家都会很说“有于叔帮拍照,我们就放一百个心了!”。
“我一直很喜欢公安交通警察宣传这份工作,觉得这份工作很光荣。每个交通警察都很辛苦,我只希望在我的镜头里面他们是最美、最真的。”于宏拍摄的每一张照片都在向人们诉说着他对公安交通警察的情结、诉说着他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王艳群 通讯员黄东玲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