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为期7天的全区假肢矫形器制作技术培训班在广西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开班,来自区内各市相关单位的数十名学员参加培训。假肢等残疾人辅助器具,是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工具。据了解,目前我区针对贫困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出台有一系列的惠民政策,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申请适配辅助器具甚至能享受到全免费的政策。
6日的培训课上,主要介绍了目前行业内比较先进的、应用了高新技术的辅助器具,如有一款智能膝关节,能通过手机APP设置运行模式,在站立、坐下、行走等模式之间切换,最大限度恢复使用者的膝关节功能。
▲专家正在介绍新型辅助器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南国早报记者 罗暘摄
在我区的一些后发展地区,存在因残致贫、因残返贫现象。而作为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重要工具的辅助器具,往往价格不低,有的还需要针对个人进行订制。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区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帮助残疾人购买使用辅助器具。目前我区正在实施的贫困成人残障者康复工程,就为肢残和听障贫困残疾人提供了便利。据介绍,16周岁以上、经检测确诊为中度及以上听力障碍且有配戴助听器需求的农村听力障碍持证残疾人,以及城乡持证贫困成人肢体残障者,都有机会获得这项工程的帮助。
针对肢体残疾人,自治区财政补贴假肢和矫形器费用平均1万元/例。听障患者则能享受5000元/人的补助。据悉,这些补助费用中已包含了设备费用、调试及后续跟踪服务等项目的费用。也就是说,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不需要自己花钱就能适配到辅助器具。有意了解详情的残疾人,可向当地残联咨询。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罗暘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