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唐晓燕
首次参展的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图书馆吸引众多观众;热门旅游装备首次设展;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内容……10月15日,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在桂林开幕,不少新增的展览亮点引来观众追捧。展会会期为10月15日至17日,其中16、17日为公众开放日。
▲2021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开幕式现场。南国早报记者 唐晓燕摄
15日中午时分,旅游展开馆仪式后,故宫博物院醒目的红色展台前便聚焦了很多前来参观的观众。和特色展台来个漂亮的合影;逛一逛各种特色文创产品;和工作人员交流展品的来历故事;抢先购买心仪的故宫文创产品……这个展台观众络绎不绝,工作人员忙的不亦乐乎。而在一旁的国家图书馆展台,《典籍里的中国》、《永乐大典》等特色展品同样吸引了很多读者观赏品读。
▲首次亮相的故宫博物院展台。南国早报记者 唐晓燕摄
▲故宫文创产品吸引众多观众。南国早报记者 唐晓燕摄
“这届展会新增了不少首次亮相的参展商,感觉有了更多看点,一趟逛下来收获很大,文旅融合的氛围浓郁。”一位连续多年参加展会的专业观众告诉记者。此次展会增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展示也备受关注,桂林石画、阳氏石雕、桂林剪纸等市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纷纷亮相。而新增的旅游装备展内容,随着人们追求日益丰富的旅游体验,旅游装备也拥有更广阔的市场。
▲湖南展台特色产品吸引观众。南国早报记者 唐晓燕摄
据了解,本届旅游展以“深化‘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促进中国—东盟文化旅游互联互通,推动服务10+1旅游合作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延伸,助力建设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本届旅游展线下展览面积约2.5万平方米,设置“一带一路”主题馆、境外旅游精品馆、国内旅游精品馆、旅游产业装备馆、旅游消费馆和国际旅游商品馆等7大展馆,涵盖旅游形象、旅游消费、旅游商品、旅游产业装备、智慧旅游、文博文创6大类型,参展总面积15624平方米,其中特装展面积13284平方米,占85%,总展位数1736个。共有50个境外国家和地区驻华机构、国内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广西14个市组团参展,东盟十国全部特装参展,参展商330多家。
▲不少观众驻足国家图书馆展台。南国早报记者 唐晓燕摄
据介绍,本届旅游展呈现不少新特点。在继续采用“线上线下”双平台办展的基础上,升级推出线上“云展览”,丰富逛展新体验;而参展业态也更加丰富,国内外旅游装备、旅游消费以及旅游文创等企业纷纷参展,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等文化机构作为参展商首次亮相;展会更加突出旅游消费,共设置3大旅游消费型展馆,邀请多家旅行社、景区、酒店、非遗展商等进行现场产品销售,并推出多项旅游消费惠民举措,不断激发和释放民众的旅游消费潜力。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莫妮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