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就在广西崇左!我国首次记录到冠斑犀鸟在崖壁上繁育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近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云南昆明召开,此次大会最重要成果之一是达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引领未来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国际社会将此视为解决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的历史性机遇。

▲在雌鸟封闭育雏期间,包括幼鸟出壳后的吃喝都要靠雄鸟负责。一天下来,雄鸟投喂食物有时多达十余次。黄嵩和摄。

▲雄鸟把觅到的大量食物从嗉囊吐出来投喂给洞内的妻儿。黄嵩和摄。

广西多样的地貌和气候孕育了丰富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白头叶猴、中华白海豚、白鹭等早已为世人所熟知,而冠斑犀鸟,则少有耳闻。

▲离巢的时间到了,雌鸟将洞口的封泥啄掉。黄嵩和摄。

▲第一只犀鸟宝宝在雌鸟离巢不到半小时,便迫不及待地往外挤。黄嵩和摄。

犀鸟是大型热带鸟类,在中国有五种,广西仅有冠斑犀鸟一种。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在广西西南部,冠斑犀鸟是常见的鸟类。由于栖息地不断被蚕食,冠斑犀鸟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到2010年,数量下降到100只以下,保护等级也由原来的国家二级升级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近年来,随着广西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冠斑犀鸟陆续被人发现。

▲第二只犀鸟宝宝在洞口犹豫了4个小时之后,开启了第一次飞行。黄嵩和摄。

▲雄鸟嘴里衔着一只竹节虫朝巢穴疾飞。黄嵩和摄。

在广西恩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冠斑犀鸟已连续多年被保护区工作人员监测到。野生动物摄影师黄嵩和历时60天蹲守,拍到冠斑犀鸟在喀斯特崖壁上的繁育全过程,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冠斑犀鸟正在奋力飞越一处喀斯特峭壁。黄嵩和摄。

该组图片刚刚入选第28届全国摄影艺术展,是广西入展的四件作品之一,南国早报客户端特此推出以给网友愉悦的视觉享受。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李思叡(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