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120万元的抗癌神药,保险能报销了?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赖武慧 黄睿(见习)

近日,“120万一针的抗癌神药上市”、“清零癌细胞”的信息在一些短视频平台热传。有的互联网保险平台宣称保险可以报销,网友们为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网友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是:这个抗癌药真有这么神奇吗?保险真的能报销吗?带着大家关心的问题,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展开了采访。

现象:百万抗癌神药引发网络热议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今年8月,上海一位患者花费120万人民币打了一针抗癌针,2个月后体内的癌细胞清零,且达到基本治愈的状态后顺利出院。

▲一些短视频平台上热传的“抗癌神药”信息。 图片来源:上海网络辟谣

消息引发网友们热议。有部分市民致电南国早报咨询:“网上正在热传百万抗癌针能清零癌细胞,这个消息是真的吗?听说保险能报销,广西现在能买到这样的保险吗?”

47岁的市民李女士表示,她和许多朋友都关注到了这个消息。李女士说“120万元的‘抗癌针’我打不起,但是百万元保额的保险应该买得起。所以想了解一下哪些保险能报销。”

记者向广西肿瘤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等医院打听获悉,区内尚未听说有医院投入使用该药。南宁市内某家医院内科医生向记者表示,根据公开报道,目前这个药在国内也是刚上市使用,所以效果尚未明确。一个患者用药后效果好,不代表其他病人效果也一定好。

一位在南宁公立医院肿瘤科工作的医生则认为,这个疗法并不是网友想象的那样能治愈所有的肿瘤。CAR-T细胞疗法在多种恶性肿瘤特别是血液系统肿瘤中,确实展现了让人印象深刻的神奇效果。不过,这也仅是肿瘤基因治疗方法中的一种,针对性更强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而已。

CAR-T细胞疗法对大部分实体肿瘤的作用,还只处在一个临床研究阶段,而且治疗效果还跟病人的病情轻重、自身免疫等多方面因素相关,尽管如此,CAR-T细胞疗法等基因治疗,还是让人们看到彻底治愈肿瘤的希望和潜力。

该医生提醒,很多生物公司都在推广这种方法,但目前来看,还不能作为标准治疗方法,希望患者和家属保持理性。

调查:部分险种社保内外用药都能赔

来自平安保险、阳光保险、中国人寿等险企的从业人士告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最近也有接到客户咨询有关这个抗癌药和保险报销的事。

 “网上热传的消息,有点以偏概全,感觉更像是个噱头。”在保险行业从业十多年的蒋先生认为,目前在网上引起热议的120万元一针的抗癌药“奕凯达”,目前只适用于大B细胞淋巴瘤,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个肿瘤发生概率比较低,不属于高发癌症。所以从理论上说,专门针对此药去研发推出新的保险产品,不大可能。他所在的某保险公司广西分公司尚未有这样的保险产品。

对于市民关心的“抗癌针保险是否能报销”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一保险公司业务精英骨干的唐女士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保险公司需要根据保险合同条款的约定进行审核。”

蒋先生则认为,如果符合相应的条件,如符合法规规定、且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临床上合理且必须是医院出具,不能是外购药品等条件,保险公司就会作出相应的理赔。

记者通过线上线下保险销售网点、平台了解到,目前在售的保险产品中,部分产品确实可以报销“奕凯达”。在一个线上保险销售平台,客服人员介绍说,一般百万医疗险都是不限社保用药的,也就是说社保内外用药都是可以赔付。

记者注意到,该平台的百万医疗险通常可以按年投保,以30岁男性为例,如果有社保,一年保费为230多元,无社保的话,一年保费600元左右,就可以获得特定疾病医疗保险金400万,这其中就含有门诊严重恶性肿瘤治疗费。

提醒:保险能否理赔须看条款约定

蒋先生表示,“抗癌针”上市之后,他们公司就网友的热议开会讨论过。他认为保险行业未来应该会加大此类产品的研发,或在原有的保险上升级扩容,为消费者提供更贴心的个性化服务。他举例说,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一些保险公司就开发了专属的新冠肺炎保障的保险产品。

有保险人士提醒,目前市面上有一些医疗险在特殊门诊保障中包含有肿瘤免疫疗法。但这并不意味着,有肿瘤免疫疗法这一保障就能报销“奕凯达”。“奕凯达”今年6月刚在国内上市,且需要个人定制,目前只在特定的药店、医疗机构才能买到。即是说这款药可能是因人而异的特制“药”,非普适性的药品。

如果市民想提高自己的健康保障,建议选择重大疾病保险。银保监会有明确规定,重大疾病保险必须包含25种重大疾病,里面就包括恶性肿瘤,且针对的都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

投保的时候,消费者一定要注意查看清楚保险条款。因为能否理赔,最终是要看保险条款如何约定。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覃香妮(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