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岁序开,人勤春早,一批极限薄规格集装箱板生产订单任务,迅速吹响了柳钢热轧厂新春生产的“集结号”。
生产线上,加热炉闸门升起,1000摄氏度的熊熊烈焰中,一条火红“钢龙”顺着传送辊道奔驰而去,经过粗轧机、精轧机的碾压,变成厚度2毫米的钢卷,机器人伸出机械臂喷印钢卷标识后,进入成品区。
在轧钢车间,甲班班长李勇清和几名同事坐在操作台前,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上的监控录像、监控数据,钢卷走向、炉温、厚度、宽度、钢卷表面质量等数据实时呈现,他们不时按动操作台的按钮调整轧机精度。
“每两分钟就有一卷钢卷下线,每个画面、每个数据都关系着轧钢的质量好坏、生产顺畅与否,谁都不敢掉以轻心。”李勇清说。这批集装箱板是新春生产的“第一单”,厚度要求小于等于2毫米,是极限薄规格品种,且交货周期紧、生产难度大。
接到生产任务后,李勇清所在的1450毫米生产线“虎力全开”,春节期间连续生产量是平时的两倍以上,“这种装箱板对设备、工艺、操作等多个环节要求严格,其轧制负荷比普板要高出约50%,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轧废故障”。
“协同作战”是确保这批集装箱板稳定、高质量生产的关键。柳钢热轧厂在节前进行全生产检查维护的基础上,组织工艺、设备、电气等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全程现场跟踪管控协调,保障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严格控制产品质量。
在李勇清和同事们铆足干劲抓生产、开足马力赶订单的努力下,柳钢热轧厂顺利完成了生产1.35万吨集装箱板的紧急任务,按时按质交付用户,打响了新春“好彩头”。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