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过牙科的都知道,无论是拔牙还是补牙,种牙还是镶牙,在选择牙齿治疗方案时,有一个因素不得不考虑,那就是费用。治个牙动辄上百元,稍不留神就成千上万元。名目繁多的价目表,更是令人眼花缭乱,满腹疑团却又无计可施。
动辄成千上万元的差价是如何形成的?高价格是否就代表有好材料?近日,业内人士向本报揭开了牙科行业背后的秘密。
揭秘1:收费不明,医生可随意开价
南宁市民张先生长有一颗经常惹麻烦的智齿,吃东西碰到它会痛,还时常肿痛,并引起发烧。
近日,张先生带孩子在金湖广场玩耍,碰上一家牙科诊所正在开展“义诊”活动。智齿正疼得难受的张先生在现场接受了检查,诊所工作人员告诉他:“你这颗智齿可能得拔掉。刚好我们诊所周末推出免费检查活动,你可以到诊所做进一步检查,再定处理方案。”
当天下午,张先生来到这家口腔诊所做了检查,随后决定拔掉智齿。在询问价格时,张先生又犹豫了。因为诊所的医生告诉张先生,正常情况下拔一颗牙只需300多元,但他的这颗智齿是横着长的,要请专家才能拔,拔一颗要2000元。
“多少钱都是医生说了算,没有明码标价。”张先生认为,治牙价格浮动大,消费者不是专业人士,很难辨别价格是否合理。
近日,记者走访了望州路、民族大道、长湖路、双拥路、民主路上的一些口腔机构,了解到各机构的拔牙收费价格浮动的确很大,有的机构在300元到3000元不等,有的机构则在200元到600元间,有的机构则是200元到1800元都有。据一家口腔机构介绍,这些价格之所以浮动大,是根据牙齿的萌出情况、拔牙的难度、医生的技术等不同而定的,容易出现价格虚高的现象。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各机构收费价格不一是常见现象,比如补牙的价格从30元到5000元不等,治牙价格从200元到2000元的都有。一些机构以医生资质、经验、技术不同等为理由收高价,还有部分机构收费不明,医生可随意开价,患者也可以随意砍价。
揭秘2:价格虚高,成本两千市价三万
南宁市民李女士有两颗牙齿缺失,医生建议她选择种植牙,但种植牙的价格让她看花了眼,“听医生介绍就能让人犯迷糊”。接诊的医生告诉李女士:“国产的种植牙要五六千元,国外进口的两万多元,一分钱一分货,我建议你选好的,免除后顾之忧。”
业内人士表示,种植牙的价格确实有点乱,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材料,价格各不相同。同一个国家的价也不同,比如说韩国的材料,每个品类的价格一般相差一两百元,但到了消费者这里,就可能会相差一两千元;又比如瑞士的材料,进货价五六百元的,到消费者这里可能就会是五六千元甚至一两万元。
这名业内人士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些“行业机密”。据其介绍,目前,市场上的矫正器主要分为传统钢丝牙套和隐形牙套,价格在1万~5万元不等;市场价约3万元的牙齿矫正材料,出厂价在2000~3000元;固定义齿价格约为1200元/颗,实际成本为100元左右。此外,烤瓷牙价格更是从一二百元到几千元的都有,而烤瓷牙和全瓷牙一字之差,价格相差5倍。种植牙和隐形矫正两个项目材料较贵,私立医院则打着进口材料、高端材料等名头,收取高额费用。有的为换取更多利润,甚至偷梁换柱用次品替代产品。这些情况,消费者就诊时难以识别。
揭秘3:隐藏消费,先以低价吸引人
已退休的黄女士缺了三颗牙,她听说种一颗牙要几千元甚至几万元,就一直没去种。
有一天,黄女士看到某口腔机构的广告,广告宣称“种植牙大优惠,种一颗牙只需要880元”。黄女士觉得价格很亲民,便到这家机构种牙。当她种好第一颗牙,准备种第二、第三颗牙时,医生告诉她,后面两颗种牙每颗需1万元,两颗两万元,因为“大优惠”只是针对第一颗牙。黄女士非常郁闷,但人都躺在手术床上,各种准备工作都做了,只能极不情愿地接受了。
一名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口腔机构会以广告的形式,设置低价陷阱诱导消费者,有的广告以偏概全,诱导患者消费,等消费者接受治疗后再层层加码。“有名患者冲着免费种牙的广告去一家机构种牙,结果被收材料费5800元,而且后期的修复等还要另外收费。”
有些连锁机构,每个门店同样的项目、同样的材料,报价却大相径庭,甚至同一家诊所上午报一个价,下午又报另一个价。这名业内人士还表示,有些机构的定价全靠口才,一些机构还专门设有咨询师,患者到了机构,先由咨询师接待。经过各种介绍,患者通常已经被说服了,价格也就被敲定了。
“关注口腔医疗乱象”线索征集启事:
近年来,口腔医疗机构遍地开花,无证行医、隐形消费、偷梁换柱、过度医疗等时有发生。你是否在口腔医疗机构有过不愉快的就诊经历?请致电南国早报热线0771-5690127或手机号17776253969(郑记者),以及扫下方二维码加入南国早报“关注口腔医疗乱象”报料群向记者倾诉,南国早报将开展深入调查,找到症结所在,推动部门加强监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