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年前的今天
在北京解放军305医院
有一位饱受癌症折磨
只有61斤的老人
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弥留之际,他最后留下的一句话是:
“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
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
那里更需要你们
……”
三天后
几十里的长安街站着百万民众
有的从城郊步行十几里而来
有的从外省坐了两天两夜火车奔来
他们臂上都缠着黑纱
胸前都佩着白花
流着泪,踮着脚
等待老人的灵车到来
这位老人
就是人民的好总理
周恩来
▲1949年10月1日,周恩来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眺望着他深爱的土地和人民。
那个冬天
人们在寒风中驻立
只为送周恩来总理最后一程
……
今天,是周恩来逝世47周年
让我们一起回顾周恩来生平里的
那些点点滴滴!
▲人们抬着周恩来总理的画像走向人民英雄纪念碑。图片来源:新华社
青少年时期
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到“五个不虚度”
1898年,周恩来生于江苏淮安。12岁那年,他随伯父到东北求学。一天修身课上,校长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
周恩来站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
▲1912年,周恩来就读于沈阳东关模范学校(前排中为周恩来)
1913年,周恩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开中学,他为自己制定了五个“不虚度”的要求:读书不虚度,学业不虚度,习师不虚度,交友不虚度,光阴不虚度。
南开中学毕业后,周恩来认为自己应该继续深造,他筹划考官费留学生。“我去日本念书,是自修,生活费用靠朋友供给。”在临别时刻,他给同学赠言说:“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
“中国人民世世代代为之奋斗的这一天
终于来到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同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1949年10月1日下午,开国大典,毛泽东、周恩来在天安门城楼上。
这一天,周恩来以外交部长的身份将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函告各国政府,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愿与各国政府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这也是新中国的第一份外交文书。入夜,周恩来又具体组织和安排领导人、外宾一起观看天安门前的焰火晚会。这就是周恩来在开国这一天的主要活动,也正是在这一天,开始了他26年的总理生涯。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先后担任政务院总理、国务院总理。在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科技、文化等各领域,作出奠基性的贡献。
“我是国家的总理,不是周家的总理”
周恩来没有子女,但抚养过很多烈士遗孤和自己亲属的子女。对这些孩子,他既关怀备至,又严格要求。他曾告诫亲属:“不要因为我是总理,你们就自认为自己有什么特殊,我是国家的总理,不是周家的总理。”
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曾专门召集家庭会议,定下“十条家规”。
这十条家规是:
一、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顺路时去看看;
二、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
三、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由总理代付伙食费;
四、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
五、不许请客送礼;
六、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
七、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
八、生活要艰苦朴素;
九、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
十、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1946年6月,周恩来与阔别30年的堂兄周恩夔见面。寒暄中,周恩夔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弟弟出面,帮他安排一份工作。
周恩夔读书不多,又患有腿疾,一直没能找到称心的工作。周恩来提笔写下了一封信作为答复,他用短短8个字婉拒了亲人的请托:惟人生赖奋斗而存。
他在生命之火行将熄灭之际,嘱咐邓颖超:“……希望亲属留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不到北京来,这才是真正的悼念。如果一定要来北京,应该自己花路费,一分钱也不要政府开支……”
周恩来和邓颖超之间的“八互”
周恩来和邓颖超从“五四运动”相识,大革命期间结合,从互相勉励的革命友谊,发展到生死不渝的革命伴侣。他们携手并肩,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奋斗了半个多世纪。
经过20多年的共同生活,共同战斗,他们总结出夫妻之间应做到“八互”,即: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助、互让、互谅、互慰。他们不仅自己做到,而且还在青年同志中提倡,在党内传为佳话。
▲周恩来与邓颖超合影(中央档案馆藏)
“我都快七十岁了,多给我点时间
多为人民干些工作不好吗?”
新中国成立后,他为社会主义各项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为让世界认识中国而奔走。“他一天的工作时间总超过12小时,有时在16小时以上,一生如此”。邓小平回答外国记者提问时曾这样说:“三更将眠五更起”,这是周恩来操劳的日常。
1972年5月,周恩来被确诊患膀胱癌,后来发展到每天便血,但仍继续超负荷工作。生命的最后时刻,由于癌症的折磨,他的体重只剩30公斤,可他依然起草和批阅文件,顽强地工作……
周恩来总理是1974年6月1日住进医院的,据资料统计,1至5月共139天,他每天工作12~14小时有9天;14~18小时有74天;19~3小时有38天;连续24小时有5天。只有13天工作在12小时之内。而从3月中旬到5月底,两个半月,日常工作之外,他又参加中央会议21次,外事活动54次,其他会议和谈话57次。
周恩来总理
今天的中国,您一定看得见吧!
不曾忘
1949年开国大典的时候
飞机不够,您说:
“你们战斗机速度快,可以飞两遍”
总理
如今飞机再也不用飞两遍了
▲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不曾忘
您参加人民海军第一次海上阅兵时
提出希望建立一支更加强大的海军
当年的那些小渔船
而今,已经变成了
辽宁舰、海南舰、广西舰
不曾忘
您曾喊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生的鞠躬尽瘁
只浓缩为一个心愿:
富强
如今
当年送您的十里长安街
早已是十里繁华
▲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没有儿女,您把父母心给了几亿人
没有墓碑,您把自己的骨灰撒入江河
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树起了
一座不朽的丰碑
没有遗产,您的品格与高风亮节
是留给中国人的无价之宝
您把一生献给了新中国
50多年革命生涯,26载总理重任
47年过去了,在这片土地上
您的名字依旧穿透时空,感召人心
周恩来总理
我们永远怀念您!
来源:共青团中央
编辑 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