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雷小琴 梁雅佳 /文 游拥军/ 图
继三街两巷一、二期建成,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启动之后,水街旧改也在加紧步伐。近日,威宁联合体中标水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PPP项目社会资本方,该项目工程建设投资额约20.94亿元。水街目前已经整体完成征拆,除两处文保单位外,其余将会以三街两巷、中山路为模板,在延续岭南建筑风格的同时,也融入当地疍家民居风格,未来的水街将以建新如旧的特色重新向广大市民开放。
▲总体鸟瞰图。文中的项目效果图由华蓝设计集团提供,效果图非最终呈现。
老南宁心中的水街情结
2月17日中午,家住水街的老居民潘女士和从昆明回来的姐姐来到水街吃槐花粉,喝生冲雷公根,品芝麻糊。潘女士对记者说:“听说水街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在即,我们回到这里寻找儿时的记忆。”
▲老水街改造项目的地块之一,紧邻三街两巷。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游拥军摄
1907年,清政府宣布南宁开埠,成为我国的一个自设口岸,四面八方的商贾都通过邕江水路进行商贸往来,水街逐渐成为当时南宁最热闹的街道。因为新华街水塔仅能供部分人饮水,多数人家只能自己挑或是请“吃水行”的挑夫到江边挑水,木桶里的水常溅出来,街道常年都湿漉漉的,居民们就称之为“水街”。
▲解放路老照片。图源广西建设特刊,华蓝提供
建新如旧重现水街风貌
“水街如何改,怎么改”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2月7日,南宁威宁房地产公司正式公布中标此项目,主要负责项目的重建、历史文化单位的保护修缮、以及建成之后项目未来30年的商业街区运营。目前已经完成了项目用地的征拆,尚未开始进场施工,设计、建设方案已经确定,正在着手进行施工前的准备,以及沟通文保单位的修缮保护方案的细节。
▲项目区位图。
威宁房地产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水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项目包括拆除、修缮和新建工程。
▲内部街巷效果图。
水街为什么要大拆大建?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原水街的居住环境、基础设施条件都难以融入现代都市的发展中,如照旧保留原址,不利于老水街的存续。
▲水街依照旧时岭南民居的制式进行重建。
拟重开“水门”通向民生广场
翻开水街的老照片,可以看到江边重重叠叠的屋檐和二楼清晰可见的“水门”。当洪水来临,水街的居民就会从“水门”出来,搭船出行,不会受困。该修缮项目设计方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庞波说,现如今防洪堤的建设虽然使城市不再轻易遭受洪水的侵害,却也隔断了市民的亲水路径。为此,拟将“水门”重新开向民生广场,打造由“三街两巷”仓西门至民生广场的视觉通廊,让市民更便捷地到达民生广场。
▲水街改造后,可从民生广场通向仓西门。(效果图)
传承水街美食文化
南宁市非遗保护中心非遗部部长陈晓钰说,水街是南宁著名的一条美食街,历史悠久。南宁市委市政府对水街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工作很重视,具体体现在水街传统美食的传承与保护方面。如:南宁生榨米粉制作技艺、化皮猪脚制作技艺,已入选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水街田螺土鸡汤制作技艺、水街鸳鸯花生芝麻糊制作技艺、水街肉粽制作技艺等10个项目列入西乡塘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南宁水街美食协会会长黄天玲认为,水街历史文化街区建成之后,南宁市民、外地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水街的历史文化,品尝到正宗的水街美食。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戴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