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赖武慧
5月25日是全国护肤日,专家表示,相比慢性病、癌症等,皮肤问题容易被忽视,但实际上,皮肤状态是我们身体状况的晴雨表。瘙痒、疼痛、皮疹等也不容小觑。
入夏以来皮肤门诊患者增多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杨猛博士告诉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入夏以来,医院皮肤科门诊的病人明显增加,其中不少人患日光性皮炎、过敏、荨麻疹、湿疹等。
游女士今年47岁,两周前,她的双腿及脚背部长红斑,还肿胀、瘙痒。一开始只是脚背小面积异常,由于瘙痒难耐,游女士忍不住搔抓,结果红斑、瘙痒的面积逐渐扩大到双腿。她自行用药外擦,情况虽有好转,但反复发作。医生追问得知,游女士最近在装修房子。斑贴试验结果显示,过敏原是甲醛。
近几天,37岁的蒋先生嘴唇出现灼热、肿胀、疼痛、瘙痒不适等症状,症状加重后,双唇长水疱,还糜烂渗出。“没想到,嘴唇竟是晒伤。”就医结果让蒋先生意外,他得了日光性唇炎,这与一周前他在户外游泳时间过长,又未采取任何防护有关。
杨猛博士表示,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御屏障,很容易受伤,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小细节,都有可能引起皮肤疾患。比如张女士前些天因为使用了公共场所的按摩椅后过敏了,浑身起包,皮肤瘙痒,这可能是按摩椅清洁不够,褶皱缝隙里有螨虫。
皮肤问题不宜拖
10岁男孩东东因接触香皂,双手出现红斑、鳞屑并伴随瘙痒。“皮肤一旦出现问题,千万不要拖,越拖越严重。”杨猛提醒说。如果东东能早点发现过敏原并避免接触,就不用吃这么多苦了。因为耽误了一年才治疗,从急性变成慢性湿疹,东东的双手手指反复蜕皮、瘙痒、长丘疹。
▲10岁男孩因为长期接触香皂过敏,双手出现红斑、鳞屑。医生供图
加强三类皮肤问题防范
杨猛提醒,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容易出汗,潮湿的皮肤容易感染各种真菌病。此外,夏季被紫外线照射、蚊虫叮咬的几率大,要注意做好以下应对措施。
感染类皮肤病:夏季人体出汗多,容易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以及红色毛癣菌感染,从而导致毛囊炎、体癣以及汗斑、股癣和脓疱疮等一系列的皮肤病。平时要勤洗澡,勤换衫,选择宽松透气性好的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干爽。
虫咬性皮炎:人体受到毒虫叮咬后,皮肤会出现炎症反应:红斑、风团、丘疹或水泡。需做好驱蚊工作,尽量少到草丛、树荫下或潮湿、蚊虫多的地方,外出时要尽量穿长衣长裤,家里可以使用蚊香和蚊帐。
光感类皮肤病:皮肤长时间被太阳暴晒,可引起晒伤、色素性皮肤病。要做好防晒工作,出门前涂抹防晒霜,避免接触光敏物质。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梁冰欣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佘鸿雁